3)第二十九章 初显身手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与海军对其性能仍然不够满意,主要就是最大射程仍然偏低,复杂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有限。

  PL-12E正是PL-12D的改进型,主要就是换装了更先进的火箭/冲压一体发动机,至于改进了导引系统的PL-12F还在测试之中,最快也要到二零二八年底才能量产,装备部队就更久远的事情了。

  依靠比冲更大的发动机,PL-12E的最大动力射程达到了一百六十公里。

  迎向攻击时,最大理论射程超过两百公里。

  按照西方的标准,PL-12E已经不是中程空对空导弹,而是远程空对空导弹。

  攻击笨重的预警机,在一百二十公里处发射导弹,可以说J-25的飞行员非常保守,即便在一百六十公里处发射导弹,预警机也逃不掉。

  在攻击预警机这类没有隐身能力的目标时,PL-12E的主动引导距离达到四十公里。

  如果首先采用被动引导模式,还能把主动引导距离提高到六十公里,在逼近到二十公里时才转为主动引导模式。

  以当时的情况,J-25其实没有必要跟进。

  印度预警机没有转向,甚至没有把雷达波束集中到J-25所在方向上,表明没有发现逼近的危险,也就不会进行机动规避,将沿着之前的航向飞行,因此PL-12E完全能自主飞行到预警机附近,然后以被动方式锁定预警机,在进入自主攻击阶段之前,不需要战斗机提供精确制导信息。

  四架J-25继续跟进,只是为了保险起见。

  导弹逼近预警机的时候,预警机上的导弹告警机就能探测到导弹发出的红外辐射,如果附近有护航战斗机,就会进行拦截。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Su-30MKI配备的R-77具备拦截空对空导弹的能力。虽然这个能力没有得到实战证实,谁也不知道R-77在拦截同类导弹时的命中率有多高,但是总归有这种可能性。如果第一批发射的四枚PL-12E遭到拦截,战斗机还能在极近的距离上再次开火。

  要想夺取制空权,就得首先打掉敌人的预警机。

  不管“费尔康”的性能如何,有没有能力锁定J-25,都是最大的威胁,也是价值最高的目标。

  事实上,此时已经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费尔康”的性能并不怎么样。

  虽然印度空军宣称,“费尔康”是纯正的以色列技术,中国的KJ-2000仅仅利用了以色列技术,所以“费尔康”的探测能力优与KJ-2000,能够发现两百公里外的隐身战斗机,但是J-25发射导弹时,面向“费尔康”,距离只有一百二十公里。也就是说,“费尔康”对隐身战斗机的探测距离还不到一百二十公里。

  这个性能,绝对算不上先进。

  早在十多年前,K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