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三章 再次出击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小时里,出动一百二十六架次,绝对是现代航母的新标杆,因为即便是美国的“福特”级,设计的最大出动指标也只有每天二百四十架次。

  此时,执行第二轮攻击任务的机群已经在印度洋上飞行了数百公里。

  再过三十分钟,打头阵的十二架J-15B就将到达布莱尔港上空,向印度空军的防空系统发射反辐射导弹。

  这个战术安排,也是杨禹方的杰作。

  考虑到印度战斗机不会这么快到达,而日本的F-35C机群得进行第二次空中加油,所以杨禹方决定首先进行防空压制,摧毁了印度空军的防空系统后,再让J-15B去轰炸港内的小型航母。

  至于是否让J-25去夺取制空权,得看是否遭遇印度与日本的战斗机。

  必须承认,牧浩洋的直觉非常敏锐。

  空中打击结束后,也就是六点三十分左右,印度空军的五架大型加油机开始升空。

  不管空战结果如何、不管联合舰队的命运如何,F-35C机群即将到达,如果加油机不能及时赶到,六十架F-35C将全部坠毁。因此,在今井利村的强烈要求下,印度空军按照计划让五架大型加油机升空。

  事实上,加油机升空的时候,已经被计划延迟了四十五分钟。

  起飞后,五架大型加油机全速飞行。

  七点十五分,加油机在安达曼海南部海域上空与F-35C机群会合。

  因为晚到了三十多分钟,所以很多F-35C的剩余燃油已经不多了。在安排加油时,不得不分成两次进行,即首先让六十架F-35C各获得能够飞行三十分钟的燃油,再进行第二次加油。

  问题是,这样一来,在完成加油之后,F-35C机群的续航距离缩短到了一千五百公里。

  这就意味着,F-35C机群要么直接飞往“维拉特”号航母,要么在到达布莱尔港上空后巡逻一个小时就降落到印度空军基地上。

  按照最初的安排,F-35C机群将直接飞往“维拉特”号航母。

  今井利村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安排空中加油时,让三十六架F-35C只获得了能够飞行八百公里的燃油,保证能够到达“维拉特”号航母,另外二十四架获得了额外的燃油,使其在到达布莱尔港之后能巡逻两个小时。

  正如牧浩洋判断的那样,印度空军靠不住。

  联合舰队遭到打击之后,今井利村立即联系了印度空军司令,却得到了一个让他非常失望的答复:印度空军的战斗机最快能在九点之后到达,而且无法确定准确时间,因为印度空军必须调整作战部署。

  不管这是不是借口,今井利村只能靠自己了。

  根据遭到打击强度,今井利村足以判断,参与攻击的是六十架J-15B,因为只有这种重型战斗机能够携带四枚重型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