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舰炮怒吼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四点二十分,距离缩短到四十公里,炮击开始。

  随后,遭到炮击的日本战舰发出了电报,也就是今井利村收到的那份电报。

  在这场炮战中,日本战舰完全被动,甚至无法还手,因为日本驱逐舰上的MK45型舰炮的最大射程不到三十公里,只有在发射对地打击弹药时超过四十公里,而在海战中根本用不上对地打击弹药。不是炮弹的威力不够,而是在海战中,打击的是移动目标,而对地打击弹药只能对付固定目标。

  日本战舰面对的是六艘中国战舰上的六门一百五十五毫米舰炮。

  在设计核动力巡洋舰的时候,中国海军就打算为其安装大口径电磁炮,增强战舰的对地打击能力。如果电磁炮的性能能够达到设计指标,就能在百分之八十的战斗中,取代昂贵的导弹,或者是顶替舰载航空兵执行浅纵深打击任务,作战消费比远远超过巡航导弹与舰载航空兵。可惜的是,电磁炮的研制进度并不理想,在巡洋舰建成时,连最重要的几种关键设备都没试制成功。结果就是,两艘“北京”级巡洋舰服役时,安装的是为大型驱逐舰研制的电热化学炮。按照海军的安排,第二批两艘“北京”级巡洋舰将安装电磁炮,第一批两艘则在进行中期大修时安装电磁炮。

  即便是电热化学炮,性能也比MK45-7型舰炮强得多。

  在使用普通炮弹时,电热化学炮的最大射程达到四十二公里,使用火箭增程弹,则能达到一百二十公里。最新开发的远程炮弹的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一百七十公里,与美军开发的对地攻击弹药旗鼓相当。

  最重要的是,一百五十五毫米炮弹的威力是一百二十七毫米炮弹的两倍以上。

  在对海作战中,两到三发一五五半穿甲弹就能重创一艘大型战舰,五到六发就能瘫痪一艘万吨级驱逐舰。如果对付的是没有防护能力的运输舰船,比如补给舰,两到三发就能将其击沉。

  电热化学炮还有一个优势,即射速更高。

  在短促急射时,一五五电热化学炮能够在五秒钟内投射三发炮弹,而且在二十四到四十公里之内,能够保证三发炮弹同时落下。这等于提高了炮弹的命中率,即目标高速机动也不可能同时避开三发炮弹。

  由雷达引导炮击,命中率更高。

  仅仅用了两分钟,六艘战舰各进行了四轮齐射,向四艘日本驱逐舰各发射了十二枚炮弹就结束了最关键的战斗。

  根据日本战舰发出的战报,在这两分钟里,四艘驱逐舰各被击中六次以上。

  虽然四艘驱逐舰没有立即沉没,但是在挨了六发炮弹之后,不但丧失了战斗力,还丧失了航行能力。最终,这四艘战舰成为了那艘097型攻击核潜艇的盘中餐,在六点之前被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

  随即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