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新机会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动权。

  经历了这些事情,马来西亚空军肯定对J-25更感兴趣。

  问题是,以当时的情况,中国肯定不会出售J-25。一是J-25暂时还在禁售名单中,连巴基斯坦都买不到。二是J-25的产量本来就不大,海军没有库存。三是海军正在组建两支舰载航空兵,需要更多的舰载战斗机。

  这也是牧浩洋前往吉隆坡的第二个原因。

  按照黄峙博的吩咐,他必须说服马哈蒂尔,即中国空军的J-22丝毫不比J-25差,而且可以根据马来西亚的要求,对J-22进行改进,提升部分性能,比如通过增强机体结构提高机动性。

  当然,全新的J-22M至少要到二零三零年之后才能交付。

  如此一来,马来西亚要想在年内获得第二批J-22M,仍然只能是现货,即由中国空军的战斗机改进而来。

  牧浩洋的第三个任务,就是与马哈蒂尔商讨,在马来西亚建立潜艇基地。

  因为不是盟国,而且马来西亚奉行不结盟政策,所以不能采用租借的方式,只能以联合的方式进行。

  大致意思就是,在租借两艘041型潜艇给马来西亚之后,中国将帮助马来西亚建立一座潜艇基地,并因此获得基地的部分使用权。

  显然,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向中国潜艇开放港口不是什么难事,关键在于,潜艇基地的用途主要体现在战时,而马来西亚将引此受到牵连。

  从外交上讲,如果马来西亚向中国开放潜艇基地,等于跟其他东盟国家、特别是涉及到南海争端的东盟国家作对。要知道,中国在马来西亚部署潜艇,除了前出印度洋,主要就是增强在南海的军事力量。

  为此,不但要搞定马哈蒂尔,还必须说服马来西亚总理。

  作为军事代表,牧浩洋没有资格去跟马来西亚总理商讨国家大事,而他的任务仍然是通过马哈蒂尔,向马来西亚当局传达中国军方的意见,并且通过马哈蒂尔向马来西亚总理施加压力。

  牧浩洋在吉隆坡呆了三天,进展并不顺利。

  其他都好说,关键就是潜艇基地。

  回到北京的时候,牧浩洋有点头昏脑胀。不是问题没有解决,而是马来西亚总参谋长过于热情。三天里,他参加了八次宴会,而且每次都有马来西亚的军方代表作陪。大概是误解了中国的风俗,每次宴会上,那几个被马哈蒂尔专门挑选出来的军官,都要找牧浩洋喝个痛快。

  必须承认,牧浩洋喝酒肯定厉害,只是双拳难敌四掌。

  在车轮战的围攻下,他也难以招架。

  为了表示热情,也为了照顾客人的习惯,马哈蒂尔还专门搞来了中国的名酒,似乎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示出他对牧浩洋的尊重。

  还好,牧浩洋很有自律性,从没喝醉过。

  回到北京的第二天,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