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四章 战争前奏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讨是否借此机会向越南宣战。

  虽然中国官方没有发布消息,但是战争的迹象非常明显。

  傍晚,网络上出现了中国西南地区军事部署调动情况的最新地图,中国空军与海军正在向西南地区增派作战飞机。随后,几家西方电视台报道,之前一直驻扎在大连的“黄帝”号航母已经出港。因为“长江”号与“黄河”号航母战斗群在四月份先后离开榆林港,所以中国海军的三支航母战斗群都已出动。

  最重要的消息在晚上八点左右出现。

  驻扎在舟山与青岛的两个陆战旅开始集结,两支两栖登陆舰队也已到达,表明中国的军事动员工作正在加速。

  只是,仍然有部分人认为,中国只是在向越南施压,没有打算开战。

  虽然这种观点很乐观,但是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即中国要向越南施压,首先会在外交上采取行动,而不是进行军事集结。如果首先进行军事集结,那么中国很有可能采取行动。

  这个晚上,牧浩洋也不轻松。

  在下午的会议上,他已被任命为前线总指挥。只是这次没有让他去舰队,而是让他前往榆林港。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前线指挥部将设在榆林港。

  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牧浩洋就搭上了飞往榆林港的专机。由他亲自点名提到的几名主要指挥官,即负责空中作战的杨禹方、负责舰队作战的章玉廷、负责海上封锁的周渝生、负责陆战队作战的庞跃龙均已收到命令,从各自的驻地赶往榆林港,而负责情报工作的马明涛则与牧浩洋同行。

  这次,牧浩洋身边还多了一个高级指挥官,即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在志愿军司令部共事的赵元任。

  十多年前,赵元任不过是一名陆军少校,是戚凯威手下的参谋之一。

  现在,他已经是陆军少将了,而且是戚凯威最得力的手下之一。不出所料的话,戚凯威将在两年后出任陆军司令,而他则很有可能晋升为陆军中将,出任陆军参谋长,继续辅佐戚凯威。

  在朝鲜战场上,牧浩洋与赵元任的关系并不怎么样,打交道的次数也不多。

  这次,是戚凯威推荐由他指挥陆军作战。因为需要一名陆军指挥官,又想不到更合适的人选,所以牧浩洋接受了戚凯威的建议。

  一路上,赵元任有点放不开。

  牧浩洋也没有理会他,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组建前线司令部是小事,对牧浩洋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最重要的是,与他配合的几名指挥官都有自己的班底,而且都会带到榆林港。把这些人员整合起来,前线司令部就出来了。

  需要立即处理的只有一件事:确定总体战争计划。

  在此之前,牧浩洋必须搞清楚情况,特别是越南的军事力量。只有对敌人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才能确定作战方案。

  这也是牧浩洋叫上马明涛,让他一同前往榆林港的原因。

  二部提供的情报不算少,堆起来有几米高,而牧浩洋不可能在几个小时内看完,所以得让马明涛帮忙,找出重点。

  还好,马明涛早就有所准备。

  四月份,他就接到了牧浩洋的电话,对越南的情报做了整理,按重要性区分,以便牧浩洋阅读参考。

  当然,作为情报参谋,马明涛还要把各份情报熟记于心。

  很多时候,司令官不会去翻越情报文件,而是直接询问情报参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