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章 集体智慧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洋不得不追问一句。

  “从根本上讲,如果没有进化上的突破,人类的智慧已经到了极限。如果是自然进化的话,至少需要一百万年,才有可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即便是人为干预,比如通过基因提高智商,也需要好几百年。”

  “这么说,基本上没门了?”

  “仅靠个人努力的话,恐怕很难取得成果。”

  周渝生皱起眉头,说道:“这么说,智慧还是一加一等于二?”

  “不是等于二,而是大于二。”

  这下,两个职业军人都哑口无言了。

  “我们做了一个测试,让一万个人来估计某件物体,比如这只盘子的重量。”陆雯敲了敲面前的菜盘,“然后对得到的一万个答案进行平均,结果与实际非常接近。当然,我们用的不是盘子,而是一只不规则的金属球。”

  “这能说明什么?”

  “人类不但有个人智慧,还有集体智慧,而且集体智慧超过了个人智慧。”

  “在你主导的理论研究中也用得上?”

  “没有这么简单,不过肯定用得上。”陆雯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建立一套完整的物理学理论,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够办到的事情。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后,经过了数十年,在数代科学家的努力下,才完善了这套理论。要想超越广义相对论,或者说证明爱因斯坦是错的,也不是一个人能够办到的,需要非常多的科学家为之付出毕生心血,也许还需要好几代人。”

  “这么说,我们得祈祷活得更久一点了。”

  陆雯笑了笑,说道:“当然,不能排除运气成分。”

  “什么意思?”

  “理论研究,不是从头做起,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前一套理论的全面否决。这就好比拆除一道挡在我们前方的高墙,虽然工作量非常大,但是如果找对了方法,也许抽掉某一块墙砖,就能使这面高墙轰然倒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能够取代牛顿的经典力学,也是找对了方法。”

  “这么说,仍然需要一位天才级的理论物理学家。”

  “当然,有天才,肯定比没有好,只是在集体智慧的共同努力下,诞生天才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且对天才的要求也低得多。如果有足够多的科学家从事同一项工作,如同让很多工人同时拆除高墙一样,肯定有一个能够撞上大运,找到那块能让高墙分崩离析的砖头,而我的角色,就是工头。”

  “工头?”

  “组织其他人搞理论研究。”

  两个大男人愣了一下,随即都笑了起来。

  “看来,我们必须得敬工头一杯。”周渝生举起酒杯,对陆雯说道,“陆工,我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你这种大学者。”

  “老周……”

  “我说的是心里话,别看我拿了几个文凭,但是跟你相比,我绝对是个文盲。”

  陆雯笑着摇了摇头,也结束了与技术有关的话题。

  “我觉得,我们应该为友谊干杯。”牧浩洋趁机举起杯子,说道,“一辈子,能有几个知心朋友就知足了。”

  “干杯!”

  这顿饭,三个人都很轻松。

  对牧浩洋与陆雯来说,至少能够暂时放下工作上的烦心事,享受一下家庭生活中的轻松氛围。

  对周渝生来说,则可以跟好友聊些平常事。

  只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太阳再次升起来的时候,他们又得投身到重要、繁忙与劳心的工作中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