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炮战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约十公里处的“重庆”号发出战斗信号,并且启动主炮向日本战舰还击。

  这下,再无悬念了。

  收到“广州”号的战斗信号,大概是担心误伤友军,卓誉铭仍然没有立即下达开火还击的命令,而是让各艘战舰启动对海搜索雷达,以定向探测的方式,确定遭遇的是否是日本舰队。

  同时,十艘战舰各出动了一架直升机。

  这些直升机一是前去判明身份,在炮击的时候还能进行炮火引导。

  不到一分钟,十艘战舰的雷达军官都确认,前方是日本舰队。

  卓誉铭没再犹豫,立即下达了开火命令,随后又做出了一系列的战术安排,比如战舰以炮击战术疏散,由直升机提供炮击引导等等。

  “重庆”号开火的时候是九点三十六分。

  此时,“广州”号已被日本驱逐舰发射的炮弹击中。

  虽然日本驱逐舰配备的是电热化学炮,主要性能都不及电磁炮,但是在极近距离的炮战中,日本驱逐舰利用抢先开火的优势,仍然压制住了“广州”号,并且首先让“广州”号尝到了炮弹的滋味。

  除了应付炮击,“广州”号还得面对蜂拥而至的反舰导弹。

  万幸的是,“广州”号是核动力战舰,四套电磁速射炮构筑起了牢不可破的防线,而且日本战舰并不是同一时间发射的反舰导弹。也就是说,当时攻击“广州”号的三十多枚反舰导弹分成数批陆续到达。

  只是,在进行反导拦截的时候,“广州”号无法使用大口径电磁炮。

  原因很简单,在保证航速的情况下,剩余电能只能驱动电磁速射炮,或者是大口径电磁炮,无法保证两套火力系统同时使用。

  在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时,“广州”号也无法发射反舰导弹。

  一时之间,“广州”号只能通过高速剧烈机动规避日本驱逐舰打来的炮弹。

  万幸的是,后方的友舰及时投入战斗。

  “重庆”号与“天津”号在第一轮短促急射中,就打中了那艘日本驱逐舰,而且至少有六枚炮弹同时命中。

  虽然这不足以击沉排水量一万多吨的驱逐舰,但是足以重创驱逐舰。

  这个时候,中国战舰在战术与技术上的优势体现了出来。

  虽然在持续射速上,电磁炮不比电热化学炮高多少,主要是电磁炮的散热问问题比电热化学炮严重得多,但是在短促急射时,电磁炮的优势极为明显,因为电磁炮的工作原理比电热化学炮简单得多。

  别的不说,电磁炮没有药室,也就不用注入发射药,省去了一个环节,而电热化学炮必须向药室注入发射药,多出了一个环节,因此在短促射击的时候,电热化学炮的射速还不到电磁炮的一半。

  战舰炮战中,短促射速才是主要的战术性能指标。

  在攻击日本驱逐舰的时候,“重庆”号与“天津”号各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