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大变革时代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扫门前雪。

  为了维护周边地区的稳定局面,中国从二零三五年底开始,陆续向同盟国家输出包括粮食、药物、日用化工品在内的生活必需物资,并且努力帮助这些国家恢复工业生产,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美国、欧盟与俄罗斯也在做着同样的事,都以稳定周边地区为主。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竭力避免战乱对本国造成影响。

  问题是,这种援助行动绝对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甚至不可能持续五年以上。

  原因很简单,再富裕的国家,物资储备也非常有限。要想根除战乱,首先就得提高基本物资产量。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得在能源上下功夫。

  相对而言,中国的处境稍微好一些,因为中国率先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

  二零三五年底,黎平寇签署了元首令,把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规划整体提前五年,即在二零四零年之前,让可控聚变发电站提供的电能占到国家电力总需求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并且着手研制第二代聚变核电站。

  以当时的技术,第一代聚变核电站肯定无法满足人类文明的需求。

  原因很简单,第一代聚变核电站以氦3为燃料,而这种氦的同位素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有限,只有到月球上开采,而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已经阻绝了人类进入太空的通道,暂时无法实施月球资源开发工程。只有以重氢与超重氢,即氘与氚为燃料的第二代可控聚变核电站,才具有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不管怎么说,在地球上,氘与氚的含量都不少,足够人类使用一千万年。

  该项目,也被安排在陆雯负责的机构下进行。

  不同的是,第二代聚变核电站项目完全由民间资本资助,国家没有划拨资金,因此研制成果也完全归民营企业。

  相对而言,民营企业的积极性高得多。

  即便不考虑眼前的需求,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如果第二代可控聚变技术成熟,民营企业将一举超越国营企业,成为主要电力供应商,在至关重要的国家基础领域获得举足轻重的发言权。

  当然,在第二代可控聚变技术成熟之前,第一代可控聚变发电站仍然是效率最高的电力供应方式。

  按照规划,到二零三六年底,中国就将建成两座五千五百万千瓦级聚变发电站。

  因为已经进行全面动员,对电力供应进行了严厉管制,所有非关键企业都已停产,所以中国有足够多的电能,能够开展一些在平常无法进行的工程,比如在人造环境中种植栽培农作物。

  当时,这个项目由军方负责。

  原因很简单,粮食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到二零三七年夏季,中国储备的粮食将全部用光。如果按照人均年消耗八百公斤计算,中国的在二零三七年的粮食缺口大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