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血战戈兰高地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阵地就有两万多个,还密密麻麻的分布了数万个步兵火力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戈兰高地是一整块防区,而不是由多道防线组成的防御系统。如此一来,叙利亚军队要想攻占戈兰高地,就得一鼓作气,绝对不能在进攻上浪费太多时间。如果仅仅攻占了部分阵地,而没能迅速夺取整个戈兰高地,随着以色列的预备役部队到达,局面将发生逆转。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第七装甲旅与第一八八装甲旅几乎拼到弹尽粮绝,最终就是及时赶到的预备役部队把叙利亚的装甲部队打了回去,并且一路杀到了大马士革城外。再犯这样的错误,恐怕以色列就不会像当初那样,在大马士革郊外勒马,而会攻占大马士革。

  如此一来,确保进攻的持续性,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部署上,戚凯威没有把两个主力装甲师一起派上去,而是让其轮番进攻,并且在后方留下了四个主力步兵师与四个预备役步兵师,还安排了两个独立装甲旅。他只给第三装甲师与第七装甲师安排了一个任务:持续不断的向前推进,不要管占领阵地的问题,这由后方的部队负责。

  最初十来个小时,两个主力装甲师严格遵守了戚凯威制订的计划。

  直到五日下午三点左右,已经冲到前方的第七装甲师遭遇了以军第一八八装甲旅,情况才有所变化。

  虽然在历史上,第一八八装甲旅不如第一步兵旅与第七装甲旅,但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第一八八装甲旅血拼到了最后一人,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为以色列国防军中名声最响亮的装甲部队。

  用巴拉姆的话来说,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第一八八装甲旅的身影。

  这次也不例外。

  当时,叙军已经在戈兰高地上挺进了三十多公里,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代尔塞赖斯,离加利利平原不到十公里了。只要杀入加利利平原,叙军就能切断以军的后勤补给线,围歼戈兰高地上的守军。

  也就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被巴拉姆抽调下来的第一八八装甲旅登场了。

  巴拉姆让第一八八装甲旅充当预备队的原因很简单:在三个王牌旅中,只有第一八八装甲旅全部装备了“梅卡瓦6”型主战坦克,而第一步兵旅与第七装甲旅中,只有少数“梅卡瓦6”,主要是“梅卡瓦5”。如此一来,在前沿的机动防御作战中,第一八八装甲旅肯定比不上另外两支王牌部队。在阵地防御战,特别是在面对数量众多的敌人时,第一八八装甲旅更能发挥作用。

  实际上,通过这一部署,也能看出巴拉姆的战术企图。

  当时,除了第一八八装甲旅在后方之外,第七装甲旅在高地北面,直接面对叙利亚的进攻部队,第一步兵旅则在高地南面。因为主要公路都集中在高地北面,所以第七装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