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最佳选择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号情报顾问,让李明阳总揽情报工作也说得过去。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跟黎平寇唱反调。

  “现在,我们得做一个假设。”黎平寇竖起一根手指头,看着牧浩洋说道,“假如美国已经在某些关键领域取得了决定性突破,比如已经攻克了可控聚变技术的难关,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追上我们,有信心在二零五零年之前获得较为明显的优势,那么美国就具备了发动世界大战的基础。”

  “这样的话,世界大战将在所难免。”

  黎平寇笑了笑,让牧浩洋说下去。

  “从军事角度出发,我们首先就得避免两线作战。”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因为他接下来的话非常重要。“如果无法避免,我的观点是,宁可在战争初期处于被动,也不应该为了争取主动权而进行两线作战。理由非常简单,如果我们被迫进行两线作战,恐怕根本没有机会扭转战局。”

  “这么说,你主张采取积极主动的对印措施,甚至不惜发动一场战争,来消除两线作战的潜在威胁?”

  牧浩洋稍微迟疑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

  黎平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朝黄瀚林看了过去。

  “要想避免两线作战,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印度。”黄瀚林叹了口气,说道,“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俄罗斯与美国越走越近。虽然我们在对俄政策上非常理智,放弃了进军中亚的机会,也没有跟蒙古进行密切合作,但是谁也无法保证俄罗斯不会倒向美国,特别是在美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获得了战略优势的情况下,俄罗斯不会落井下石。与印度相比,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强大得多,威胁也大得多。”

  “这么说来,我们很有可能三线作战?”

  黄瀚林苦笑了起来,这是他最不想提到的事情。

  “既然如此,印度问题就非解决不可了。大家别忘了,美国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我们却没有。在我们不得不考虑三线作战的情况下,美国却不用为本土安全担忧。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我们要想在全面战争中取胜,就得首先解决掉一个、或者两个敌人。”黎平寇朝牧浩洋看了一眼,又说道,“如同副总参谋长所说,就算不得不在战争初期被动挨打,只要能够避免两线作战,我们就有机会扭转战局,而两线作战、甚至是三线作战,只会增大我们的战争消耗,让我们丧失反败为胜的机会。从全面战争的角度出发,我们的对印战略,不再是双边问题、也不是周边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几年、或者十多年之后,仍然能够屹立不倒的问题。我的意见是,从现在开始把对印作战提上日程安排,授权军方进行全面战争准备,包括制订战略计划。如果我们的猜测得到了证实,那么在五年之内,也就是二零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