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收获的季节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来采购新式装备。

  更让牧浩洋觉得棘手的是,陆军与陆战队肯定会发生矛盾。

  原因很简单,“未来地面战平台”也有陆战队的份,因为陆战队提供了百分之三十的研制经费。可问题是,在研制过程中,陆军起主导作用,因此针对陆战队的型号肯定无法如期完成。

  要知道,陆战队型号与陆军型号的差异不仅仅在作战模块上,还在底盘上。

  陆军只要求底盘具备有限的浮渡与潜渡能力,而陆战队则明确提出,必须具备高速航渡能力,即在由海到陆的过程中,平台的航行速度不低于三十节,以最大限度的缩短向海滩发起冲击的时间。

  要知道,这也是登陆作战中最危险、最易受到打击的阶段。

  如此一来,陆战队型号的底盘就得重新设计,比如采用收放式地面行走机构与喷水式水上推进器。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等于重新设计一种底盘。

  因为受前期研制不顺影响,所以直到二零四一年底,陆战队型号的研制工作都还停留在图纸上。

  为了这件事,庞跃龙已经找过牧浩洋好几次。

  用庞跃龙的话来说,在攻打印度的战争中,总不能让陆战队官兵涉水上岸吧。

  如果不是牧浩洋劝阻,庞跃龙在二零四一年初就将拒绝为“未来地面战平台”提供配套研制经费。

  当时,庞跃龙的想法是另起炉灶。

  只是,真要单干的话,陆战队也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划拨给陆战队的军费根本不足以研制出一种全新的两栖战平台。

  事实上,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

  比如在J-31/J-33项目中,晏鹰搏就一直坚持首先让J-33量产,而母祁铁则坚持认为应该让J-31首先量产。在海军造舰计划中,陆战队也一直要求确保两栖战舰的建造进度,不应该过分偏袒海军。连空军与陆军这两个几乎不沾边的军种,都在低空攻击机项目、战术运输机项目上吵得不可开交。

  牧浩洋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不是副总参谋长,而是和事佬。

  还好,早在十多年前,牧浩洋就习惯了这样的处境。

  如果说二零四一年是装备项目大爆发的一年,那么二零四二年,就是各个装备项目大丰收的一年。

  第一个成果就是J-31/J-33项目定型。

  原本计划要到六月底才结束的验收试飞在四月初就全部完成了,沈飞的验收成绩比成飞高了十几分,而且都是在关键技术指标上的得分。牧浩洋没有立即宣布竞标结果,而是委派军方技术专家,对两家制造厂的方案进行技术审核,即确定技术成熟度,以最终确定工程制造的可行度。

  两个月后,技术专家提交了评估报告。

  虽然沈飞方案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在主要技术难题已经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工程可行度只略微低于成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