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南亚战略上,印度只是美国的一颗棋子。

  虽然受全球自然灾害影响,美国已经把战争提上了日程安排,但是在这三年内,美国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那些主导美国基本政策的利益集团都深刻认识到,中国已经在战略上获得了决定性优势,而且这个优势足以确保中国在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内保持对美优势。

  显然,对美国来说,这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在战略上哪怕极为微弱的优势,也能左右两个超级大国间的战略平衡,并且在具体层面上被放大无数倍。比如,中国在可控聚变核能上掌握的技术优势,在经济层面上就被放大了许多倍,即中国建立的地区经济体比美国建立的地区经济体更加牢固,实际获益也比美国多得多。

  根据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在二零四零年做的一次调查,以中国为首的东亚经济体的总体规模已经超过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美经济体,如果算上南亚、中东等地区,中国经济体的总体规模也超过了美洲经济体。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体的效率比美国经济体高,即能够在人口规模相当的情况下,获得比美国高得多的综合经济实力。只要中国在能源技术上仍然保持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这种情况就不会改变,而且会继续放大,最终在经济上全面超越美国,使美国丧失经济主导权。

  这一点,在货币上已经反映了出来。

  到二零三八年,全球气候灾难逐渐过去的时候,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已经接近美元,而到二零四三年,人民币的影响力已经超过美元。当年,全球有七十七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人民币直接贸易协议,而继续使用美元为贸易结算货币的国家只有七十五个;前者囊括的人口总量在十八亿左右,而后者只有十五亿;从经济规模上看,前七十七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高达三百七十八亿元人民币,而后七十五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一百零三亿美元,约和二百六十多亿元人民币。

  这些都表明,美国衰退已经不是预测,而是事实。

  在这个大背景下,如果美国不力求改变,而且是决定性的改变,被中国“和平超越”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要想谋求决定性的改变,唯一的办法就是战争。

  问题是,对美国来说,在经济规模已经不如中国的情况下,贸然与中国开战,结果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显然,美国必须想方设法的削弱中国。

  如此一来,印度就具有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正如牧浩洋的判断,美国当局试图通过战略超越式发展,抢在中国之前完成军事技术革命,把军事实力提升到新的高度上,在中国没有完成新一轮军事变革之前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以此抢得先机。

  暂且不说这套战略是否行得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