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最后的攻击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这些战斗机都能在四点之前再次升空。

  三点二十五分,北面的截击战斗打响了。

  为了避免在次与印度空军的战斗机遭遇,J-32与J-25P机群主动退缩到预警机巡逻空域附近,没有主动北上。

  因为在之前的战斗中耗光了对空导弹,或者没有携带对空导弹,所以J-32与J-25P只能用航炮攻击反潜巡逻机。当然,这也足够了。反潜巡逻机根本没有对空自卫能力,也无法在战斗机面前进行规避。

  可以说,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大屠杀。

  不到十分钟,四十架从美国引进的P-10A就全被击落,没有一架逃脱,总共三百二十名机组成员中,只有不到三十人幸免于难。要知道,反潜巡逻机不是战斗机,没有安装弹座椅,也就无法在遭到攻击后逃生。只有侥幸迫降在海面上,而不是直接坠入大海,或者是在空中爆炸解体,机组成员才有生还希望。

  如此惨重的损失,也有印度空军的责任。

  当时,反潜巡逻机遭到攻击后,发出了求救信号,而且呼叫了附近的战斗机,但是没有得到回应。根据印度空军的战报,此时战斗机已经返航了,可实际情况是,F-44机群应该就在北面不远处。也许剩下的几架F-44无法帮助反潜巡逻机突防,但是至少能够掩护部分反潜巡逻机撤退,毕竟中国海军的战斗机也没有多强的攻击能力,在遭遇印度战斗机后肯定会有所收敛。可惜的是,这些F-44没有飞回来,而是按照预警机下达的命令,返回位于印度南部的空军基地。

  此外,最大的问题出在战术部署环节上。

  在组织反潜巡逻机的时候,印度海军没有安排护航战斗机,也没有要求空军提供护航战斗机!

  可以说,这是最大的失误。

  虽然很多人把责任归结到了辛巴身上,认为是他安排的攻击战术,而且他也没有提到要为反潜巡逻机提供掩护,但是归根结底,仍然是印度军队的内部问题,即空军与海军几乎是各行其是,没有协同作战。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空军与海军能够协同作战,至少应该为反潜巡逻机安排护航战斗机,哪怕只有几架,也肯定能在这场战斗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变战斗结果。

  此外,印度空军与印度海军的编制也有问题。

  虽然印度海军有一支规模不算小的岸基航空兵,但是没有岸基战斗机,所有部署在陆地上的战斗机都属于空军,只有舰载航空兵里的战斗机属于海军,所以印度海军的岸基航空兵实际上是一支支援力量。显然,这与中国海军的情况完全不同,中国海军不但有规模庞大的舰载航空兵,还有一支拥有数百架战斗机的岸基航空兵,以往还拥有过轰炸机,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打击力量。

  如果印度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