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章 败局已定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态,立即得到了欧盟的欢迎与支持。

  当然,关键是战争在什么时候结束。

  五月七日,法国总统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提出,既然中国已经承诺不对印度进行永久性军事占领,就应该考虑尽快结束战争,减轻印度平民受到的影响,尽快使印度恢复正常秩序。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法国支持中国加快进攻速度。

  从政治上讲,这也意味着法国将会承认印度的民选政府。

  显然,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与法国的立场一样。

  在法国总统表态后,美国国务卿就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中国出兵推翻一个国家的合法政权已经违反了国际法,美国过去与现在只承认印度的合法政权,因此在将来也只会承认印度的合法政权,不会承认由中国操控选举出来的新政权,并且号召国际社会共同反对与抵制中国在印度的军事行动。

  问题是,美国的反对,根本没有用。

  用一些西方新闻媒体的话来讲,美国没有在关键时刻为印度提供军事支援,现在表态已经错过了良机,即便美国直接出兵参战,也不可能扭转战局,而且中国的印度政策肯定会全面排斥美国。

  说得简单一点,美国根本无法对战后的印度产生影响。

  事实上,在很多人看来,中国在印度的政策,实际上是在报复美国。

  要知道,在二零一一年,美国策划推翻利比亚政权的时候,中国在利比亚的直接投资高达一千多亿美元,而利比亚内战结束后,这些投资全都泡了汤。这次,美国在印度的直接投资高达上万亿美元,如果中国执意把美国排除在外,那么美国在印度的所有投资也将化为泡影。

  当然,这种说法有点过头了。

  不管怎么说,中国政府不可能为了报三十多年前的一箭之仇,拿国家的未来做赌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报复美国,对中国也没有多少好处。只能说,中国在印度的政策是为了打击美国。

  美国的立场,也不是为了重返印度,而是希望延长战争。

  这场战争拖得越久,印度的战争损失就越大,因此战后的印度就更加无足轻重,对中美战略平衡的影响将大大降低。如果印度当局过早的承认战败,主动向中国投降,那么印度必然改变中美战略平衡。

  要知道,一个还算完好的印度,绝对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战略因素。

  这一点,在中国军队的作战行动中也反映了出来。

  地面战争打响之后,中国空军就没再重点轰炸印度的工业设施,特别是关系到国家基础建设的工业设施,也没有重点轰炸印度的基础设施,比如道路、桥梁、隧道、机场、港口等等,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战场支援上,集中力量打击印度陆军,为中国陆军减轻负担,加快进攻速度。

  虽然从战术上讲,这是在配合陆军作战,而且也应该这么打,但是从战略上看,这却是在保存印度战后复苏的基础,减轻战后重建的压力,让印度能够在战争结束之后尽快恢复元气。

  显然,对中国来说,一个较为完好的印度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事实上,发展到这一步,重点已不是印度会不会战败,而是印度将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战败。

  从军事上讲,中国军队要做的就是加快进攻速度,迫使印度当局尽快承认战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