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二章 和平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规模地面战争结束之后,并不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

  直到六月底,中国军人依然在印度作战,对付那些逃往偏远地区,不肯投降的印军残兵败将。

  到了七月份,在前线作战的就不仅仅是中国军队了。

  当时,第一支由临时中央政府组建的印度国防军已经具备了作战能力,开始在印度西北地区执行对付游击队的作战任务。到了七月底,印度国防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二十五万,承担了大部分作战任务。

  最初的时候,印度国防军主要装备前印度军队的轻型武器。

  到了二零四五年底,因为库存弹药所剩无几,印度的军事工厂由被全部炸毁,所以中国为印度国防军提供了一批武器装备,以解决后勤保障问题。从此开始,印度国防军才获得了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

  也就是说,在大规模地面战争结束之后,印度内战就爆发了。

  虽然这场内战打得并不激烈,但是一直持续到二零四七年底。最终,印度国防军都没能消灭全部叛军,而是以政治妥协的方式,即承认叛军的政治地位,允许叛军组建的政党参加政治活动,才结束了内战。

  也许,这算不上最好的解决办法,却是最快的解决办法。

  内战结束之后,印度进入了战后的高速发展期。到二零四九年底,印度的战争创伤就基本上愈合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大规模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开始兑现承诺。

  七月初,在占领军的组织下,由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派遣的代表监督,印度举行了全民大选。

  根据选举监督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总共有四亿七千余万印度人参与了选举,超过了选民总数的一半,具有法定效果,而统计结果是,由临时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印度国家复兴党”获得了百分之八十二的选票,获得了全国议会四百七十八席中的四百二十六席,成为新印度的执政党。

  七月十七日,印度民选政府正式宣誓就职。

  当天,戚凯威向印度当局移交了占领区的行政管辖权。

  因为印度的国防力量与治安力量还没组建,所以中国还没有从印度撤军。

  按照黄瀚林做出的承诺,要在签署了和平条约之后,中国才会从印度撤军,正式把国防权移交给印度当局。

  当时,和平谈判还在进行之中。

  中国与印度的双边问题不是关键,印度新政府承诺归还藏南地区,并且承认藏南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也答应以租借的方式,向中国提供军事基地,包括把整个南安达曼岛租借给中国九十九年,维沙卡帕特南、科钦等基地的谈判工作进行得也很顺利,印度当局甚至提出希望与中国签署同盟条约,为中国在印度驻军提供法律依据,并且以此减轻印度在国家防务等方面的开支。

  当时,最大的问题在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