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八章 欧洲联邦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等国在欧洲的核心地位肯定会动摇,而欧洲一体化就将成为空谈。

  摆在欧盟国家面前的现实就是:要么尽快实现一体化,要么永远四分五裂。

  受此影响,在二零四七年初,法德两国率先就组建欧洲联邦政府的事情进行谈判,随后意大利也加入了进来。

  按照法德意的设想,欧洲联邦将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在这个“欧国”中,各个欧盟成员国都是联邦主体的一部分,保留绝大部分自治权,只是必须遵守联邦宪法,联邦政府掌握外交、国防等权力,联邦议会为最高立法机构,而联邦政府首脑则由议会选举产生,政府主要官员也由议会选举产生。

  很明显,这不是最终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德意提出的“欧洲联邦”,是一个介于联邦与邦联之间的,较为松散的政治联合体,只是在欧盟的基础上迈进了一小步,各个联邦主体依然拥有足够大的自治权,而联邦政府的地位并不高。

  可是从长远来看,这是必须迈出的一步,没有这一步,也就不可能有下一步。

  要知道,在罗马帝国完蛋之后,欧洲的分裂局面已经维持了近千年,要想在短期内让各个民族统一到一个政府之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没有来外界的压力,欧洲至少需要两百年才能实现统一。

  在外界的压力下,欧洲的统一步伐已经快了许多。

  二零四七年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情,也刺激了欧盟,并且帮助法德意赢得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朋友”。

  这就是,当年四月份,中国国防部长率团访问阿根廷,与阿根廷当局签署了一份总价值近三千亿元的军火贸易合同。

  严格说来,这次外交访问的级别并不高。

  要知道,在中国主导国防工作的不是国防部,而是总参谋部,一直是由总参谋长代表军方进行对外访问。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笔军火贸易合同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原因很简单,当时签下的只是意向合同,要到二零四九年,阿根廷当局才会决定是否签署正式合同,然后要到二零五零之后才会正式执行,三千多亿元的贸易额,将在今后十年之内才能陆续实现。也就是说,要到二零六零年,这笔合同才能完成,而到时候阿根廷从中国购买的军火,恐怕已经过时了。

  问题是,这依然让英国感受到了威胁。

  要知道,在南美地区,阿根廷基本上没有潜在敌国,与智利的纠纷早已解决,与巴西的纷争也不至于动武。作为偏安一隅的国家,真正让阿根廷有理由扩充军备的就只有悬而未决的马岛纷争了。

  在英国看来,阿根廷扩充军备,就是为了夺回福克兰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

  问题是,此时的英国皇家海军,已经不是六十多年前那支海军了,根本不具备在南大西洋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