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一章 稳打稳扎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对日战争之前,古巴在中国战略体系中的地位都不是很高。

  原因很简单,古巴离美国太近了,而在二零三五年之前,美国依然掌握着巨大的战略优势,中国在古巴的任何战略性举措,都会刺激美国。别的不说,如果由此引发第二次古巴危机的话,中国将得不偿失。

  直到二零三五年之后,准确的说是二零三八年之后,中美战略均势形成,中国对待古巴的政策才有所转变。

  二零四零年,中国东印度洋舰队进行环球远航训练时访问古巴,可以说是标志性事件。

  当时,美国新闻媒体甚至认为,中国海军的航母舰队访问古巴是在挑战美国的底线,是在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是足以反映出当时的紧张局势。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舰队进行了三十多次环球远航训练,只有四次访问古巴,而且到访的都是驱逐舰与护卫舰,从没有派遣航母战斗群访问古巴,甚至从没让航母战斗群进入北加勒比海。

  当然,中国领导人还没有蠢到向古巴部署弹道导弹的地步。

  只是,这次开辟先例的远航,已经表明了中国在古巴的立场。

  到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海军舰队又三次访问古巴,而且每次都有航母进入古巴港口。

  根据后来披露的消息,中国当时已经向古巴发出了结盟信号。

  只是,出于安全考虑,古巴当局没有做出回应。

  这也很好理解,中国离古巴太远了,而且在大西洋上没有立足点,最近的海军基地还在印度洋上,到古巴的航线距离超过了六千海里,如果必须绕道好望角,在一万海里以上,根本保护不了古巴。更重要的是,全面销毁核武器之后,中国不可能向古巴提供战略保护,也就无法确保古巴不会遭到美国的军事入侵。如此一来,只要古巴在政策上有任何失误,就会导致美国发动战争。

  当然,这并不妨碍中古两国间的正常交流。

  在某些时候,古巴还能用行动试探一下美国,比如从中国引进几十架二手的J-22战斗机与几套防空系统。

  所幸的是,中国在古巴的策略,也是以长远为主。

  不管怎么说,古巴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即便发展壮大,也很难对美国构成战略威胁,反而会招致报复。更重要的是,如果中美全面战争在所难免,那么在战争初期,古巴基本上没有战略价值。只有战争局势发展对中国有利,到了战争中后期,古巴的战略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由此可见,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所作所为并不激进。比起美国拉拢俄罗斯,直接对中国构成战略威胁而言,根本算不了什么。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当局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即美国的地缘优势太明显了。

  正是这种地缘环境上的差别,让中国领导人在为战争进行准备的时候,显得更加小心谨慎,所采取的措施也更加稳健。用黄瀚林的话来说,中国并不谋求在全面战争初期获得绝对的战略优势,而是应该做好更加长远的打算,以务实求稳的态度来面对挑战,以稳打稳扎的方式来迎接挑战。

  可以说,这也是中国在二零四五年之后所有重大策略的基本出发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