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四章 技术优势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想想,如果……”

  “问题是,这只是美好的设想。”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受激辐射利用的是原子核里的能量,与核能一样,是把屏蔽材料的质量转化为能量。”

  “这……”

  “实验已经证明,我们制作的屏蔽材料已经发生了变化。”

  牧浩洋锁紧了眉头,似乎不大明白陆雯的意思。

  “最初,主要材料是几种锕系元素。在进行了两次实验之后,发现已经有十分之一的元素发生了衰变。今天进行的是第三次实验,等下就能拿到元素测量结果,恐怕衰变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你的意思是……”

  “衰变之后,就没有屏蔽效果了。”

  “这……”

  “说得直接一些,这是一种把质量转化为能量的更加有效的手段,而我们现在掌握的技术还远没达到应用的程度。根据我的估计,一张厚度为十五微米的材料,在受激辐射下只需要三十秒钟就能衰变百分之五十以上。”

  “这说明什么?”

  “知道制造这点东西,花了多少时间与多少金钱吗?”

  牧浩洋一愣,他还真忽视了这个问题。

  “这么说吧,这些材料的价值是黄金的百万倍。”

  “也就是说,根本不可能大批量生产。”

  “不但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即便生产出来了,也没有多少用。”

  “可是……”

  陆雯压了压手,说道:“所幸的是,我们已经找对了方向,就像迈特纳发现了铀元素会在衰变中释放能量一样。”

  “这有什么关系?”

  “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做个比喻。迈特纳发现了铀在吸收了中子之后,会衰变为其他元素,当时连爱因斯坦都认为,至少需要一百年,才能制造出原子弹。结果是,仅仅十多年后第一枚原子弹就问世了。”

  “你的意思是,希望获得军方投资。”

  “这也是我叫你来的原因。”

  牧浩洋笑了笑,他早就料到了。

  “也许,对我们来说,十多年并不充足,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们的发现肯定能改变整个世界。”

  “关键是,这个发现能否产生实际作用。”

  陆雯沉默了一阵,说道:“我也不敢保证,毕竟科学研究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而且我们严重欠缺理论上的支持,现在只能采用笨办法来解决问题。可是,很多科学研究都是靠笨办法找到出路的,爱迪生在试验了一千多次之后才发明了白炽灯。只要找对了方向,我们就应该加大投入。”

  “显然,这无法说服我。”

  “我知道,所以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情。”

  “什么?”

  “关于重力辐射理论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虽然没有得到广泛承认,但是我们的对手肯定也在做相关研究。”

  “这……”

  “也许,我们的发现比不上原子弹,但是影响绝对不比原子弹差。说得直接一些,如果美国率先取得突破,我们在技术领域的优势将荡然无存。别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德国、苏联、英国、日本都在设法制造原子弹,如果首先制造出原子弹的是德国、或者日本,恐怕这场战争的结果就将截然不同了。”

  “你在威胁我?”

  “不是我在威胁你,而是现实就在我们面前,我们现在掌握的技术优势,还不足以使我们高枕无忧。”

  这下,牧浩洋沉默了,因为他知道,陆雯说得没错。(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