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受害者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交照会的方式通知盟国首脑。

  黄瀚林的这个态度,实际上比卢卡斯直接向盟国首脑施压高明得多,因为此举让所有人都认为,中国是受害者,而中国不会因为自身的利益拉盟国下水,更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对打赢这场战争有足够大的信心。

  在这个时候,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要知道,中国海军刚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几乎丧失了大洋作战能力,军事处境非常不利。如果中国领导人表现得不够自信、哪怕对战争前景有丝毫担忧,都会对盟友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只有高度自信,才能让盟友相信,中国肯定能打赢这场战争。

  当这种自信发挥作用,也就能让更多的盟国自发自觉的加入这场战争,增强中国的战争实力。

  事实上,此举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两个小时后,朝鲜与巴基斯坦首先表明立场,将无条件的支持中国,并且在随后四个小时内先后向美国宣战。

  一天之内,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与马来西亚都相继表明立场,并且向美国宣战。

  当时,在中国的主要盟国中,只有菲律宾、泰国与印度尼西亚有点犹豫。

  在主要友好国家中,印度的立场最为摇摆不定,而埃及、叙利亚、委内瑞拉等国都以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表明了立场,即全力支持中国抵抗侵略的军事行动,并且会在适当的时候向中国的敌人宣战。

  也许,这场战争根本没有是非之分。

  从本质上讲,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两个超级国家集团因利益分配发生的直接冲突,因此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可是在战争初期,中国的受害者形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中国获得了更多国家的同情与支持。

  在向美国宣战之后,黄瀚林就返回了战略指挥中心。

  虽然军队已经进入战争状态,加强了防御部署,但是北京仍然不够安全,随时有可能遭到美军轰炸。

  出于安全考虑,黄瀚林将一直呆在战略指挥中心。

  当然,他只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领袖,而实际指挥权在总参谋部手里。因为牧浩洋依然是总参谋长,所以他才是最高军事指挥官。

  黄瀚林去全体代表大会时,牧浩洋收到了开战后第二份与西印度洋舰队有关的消息。

  消息是从瓜达尔港、即西印度洋舰队司令部发来的,章玉廷派了一架运输机回去,报告西印度洋舰队依然在阿拉伯海活动,只是向南扩大了搜索范围,出动舰载预警机监视迪戈加西亚。

  在这份报告中,章玉廷提到,美军很有可能首先夺取印度洋的制海权。

  事实上,这也正是牧浩洋在战前做出的推测,即美军在发动突然袭击后,将首先在印度洋上发难。

  受此影响,牧浩洋没有让章玉廷撤退。

  可以说,稳住印度洋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