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进退两难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牧浩洋到达“泰山”号的时候,美军第三舰队正在向南规避。

  早在十七日下午,美军第三舰队就与一架中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遭遇,只是巡逻机的航线离第三舰队有两百多公里,而且美军没有进行拦截,所以没有发现第三舰队,甚至没有意识到第三舰队就在附近。

  只是,这次不期而遇,着实让第三舰队司令官尼克松准将捏了把汗。

  当时,他的任务是监视巽他海峡与马六甲海峡,阻止中国舰队进入印度洋。在之前的作战部署中,第三舰队不但能够得到第四舰队的支持,还能获得来自澳大利亚的支援,作战行动没有多少难度可言。

  用尼克松准将的话来说,他正急切的期盼着中国舰队前来决战。

  只是,到了十一月初,情况出现了转变。

  为了声援以色列,以及掩护迪戈加西亚,第四舰队被派往西印度洋,只留下了第三舰队独自坐镇东印度洋。

  最初几天,问题还不严重。

  在尼克松看来,中国海军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知道,美军已经调整了部署,因此中国舰队不会急着杀入印度洋。

  可是,到了十一月六日,随着新加坡沦陷,情势急转直下。

  虽然尼克松掌握的情报并不多,但是所有迹象都表明,中国不会无缘无故的出兵攻打新加坡,其主要目的就是打通进入印度洋的航线。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就有情报表明,中国舰队已经退守南海。

  如此一来,中国舰队随时有可能出现在第三舰队面前。

  尼克松别无选择,只能让第三舰队向南撤退五百公里。如果顶在前方,仅凭第三舰队根本不可能击败中国舰队。更重要的是,在拔除了新加坡这个障碍之后,中国海军能够无所顾忌的动用岸基航空兵。虽然第三舰队也得到了部署在澳大利亚的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但是情况依然对尼克松非常不利。

  原因只有一个:第三舰队处于守势,而中国舰队处于攻势。

  任何一名海军将领都应该知道,舰队不是用来防守的,采取单纯的防御战术只能削弱舰队的战斗力。

  以当时的情况,尼克松最担心的就是中国的岸基航空兵。

  在他看来,只要第三舰队暴露行踪,根本用不着中国舰队出手,中国空军的数百架战略轰炸机、以及中国海军的数百架反潜巡逻机就能全歼第三舰队,而在拿下新加坡之后,中国空军与海军还能在前沿部署战斗机,为攻击机群提供掩护。如此一来,只要第三舰队暴露行踪,死期也就不远了。

  正是如此,尼克松才让第三舰队后撤了五百公里。

  问题是,接下来几天,情势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

  原因是,美国空军针对中国本土的战略轰炸行动很不成功,导致美国空军不得不首先打击中国的外围地区,而东南亚又是主要用兵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