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不确定因素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艘快速战斗支援舰。

  牧浩洋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处较为安全的海域,让舰队减速,然后花上四个小时完成弹药补给。

  结果,战后有很多人因此指责牧浩洋,认为他错过了歼灭第三舰队的绝佳机会。

  要知道,这个时候第四舰队还没赶到,第三舰队落单,而且已经在战斗中损失了几乎所有舰载战斗机,处于完全没有防卫能力的状态,只要特遣舰队把握住这个机会,就能一举击溃、甚至歼灭第三舰队。

  显然,这些指责牧浩洋的人忽视了很多关键因素。

  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牧浩洋并不知道第三舰队在哪,而且当时有迹象表明,第三舰队在舰载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外。

  最明显的迹象就是,侥幸逃脱的美军战斗机没有从进入方向、也就是南面撤出,而是向东南飞往澳大利亚。

  根据特遣舰队的作战记录,当时龚继飞少将提出了异议,认为美军战斗机是为了避免暴露舰队行踪,才没有直接向南返航,而是向东南非常澳大利亚,摆脱了追击的中国战斗机之后再返回舰队。

  由此,可以做出一个较为明确的推断:第三舰队离特遣舰队不会太远。

  可以说,这个推断很有说服力。

  只是,牧浩洋在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一个连龚继飞都无法反驳的理由,即第三舰队没有出动舰载预警机支援攻击机群作战。也就是说,如果第三舰队就在附近,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出动舰载预警机。只有第三舰队离得足够远,而且攻击行动的时间性非常重要,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到底有多远?

  根据美军战斗机的返航线路,牧浩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第三舰队应该在南面两千公里之外。

  当然,龚继飞仍然觉得这不大可能。

  在他看来,第三舰队没有出动舰载预警机,既有牧浩洋提到的原因,也很有可能与美国空军参与作战行动有关。虽然龚继飞没有否认牧浩洋的判断,但是他觉得,第三舰队应该在南面的攻击范围之内。

  受此影响,在九点半左右,回收了之前升空的战斗机之后,牧浩洋让龚继飞安排了一次侦察行动。只是,为了避免暴露行踪,牧浩洋让龚继飞做了特殊安排,即所有侦察机不是沿直线搜索,而是沿逆时针旋转的螺旋线搜索,把向南的搜索范围设定为两千公里,并且安排一批携带了伙伴式加油吊舱的战斗机前往舰队东南方向待命,协助完成侦察任务的战斗机返回舰队。

  按照牧浩洋的部署,如果找到了第三舰队,将在补给弹药之前发动攻击。

  在时间上,这也正好符合牧浩洋的安排。

  当时,牧浩洋把补给作业海域选在了明打威群岛南面,也就是苏门答腊岛西南。这里离浩洋港不到一千五百公里,附近一千公里之内,还有六座分别位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