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一章 中东转折点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拉会战可以说是中东战争的转折点,在此之后,以军逐渐丧失了主动权。

  虽然德拉会战之后,以色列扩大了动员范围,在十一月底完成了第二阶段战争动员,总兵力暴增到三百五十万,几乎所有适龄公民、不分男女都应征入伍,随后美国还向中东派遣了地面部队,但是在总体战略局势上,德拉会战结束了以军的战略进攻势头,中阿联军夺得了部分主动权。

  更重要的是,这场会战对双方士气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在此之前,以军士气极为高昂,绝大部分以军官兵都认为,能在十一月底攻占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在十二月转战西奈半岛,在年内攻占埃及首都开罗,而其他阿拉伯国家根本不足为惧。在此之后,再也没有以军官兵持这种观点,甚至还有人认为,以军已经失去了速战速决的良机,战争将不可避免的进入战略消耗阶段,而兵寡民弱的以色列根本无法跟阿拉伯国家拼消耗。

  阿拉伯世界这边,德拉会战的影响更大。

  首先,埃及、叙利亚与约旦的军民士气大幅度提升,之前笼罩在所有人心头的失败阴影烟消云散。其次,难得的大胜利让阿拉伯军队看到了希望,也由此鼓动叙利亚、埃及与约旦官兵的斗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场会战让所有阿拉伯国家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也由此坚定了获胜的信念。

  二十日下午,伊拉克正式向以色列宣战,并且连同向美国宣战。

  随后三天,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卡塔尔与巴林陆续向以色列与美国宣战,科威特、也门、北苏丹与利比亚则在年底前向以色列与美国宣战,到此,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参与了这场战争。

  对美国来说,德拉会战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

  虽然会战结束当天,以色列当局就急匆匆的宣布取得了胜利。表面看上去,以色列确实取得了胜利,因为以军不但占领了德拉,还歼灭了三十多万叙利亚军队,仅在德拉就俘虏了二十四万叙军官兵。但是任何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以军不是胜利者,而是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原因很简单,以军在损失了十二个旅的精锐部队、六个旅失去战斗力之后,没能取得战略性突破。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中国陆军的第十三集团军没有遭受重大损失。

  根据第十三集团军的战报,在德拉会战中,阵亡官兵一千四百六十八人、伤残四千八百八十七人,被俘与失踪八百六十四人;损失各类地面战平台三百八十四辆,其中被彻底摧毁的反装甲平台为八十七辆、多用途平台为一百二十六辆;此外还损失了一百余部各种类型的军用车辆。

  不可否认,这是中国军队在全面换装地面战平台后,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