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巧合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集团军的三个旅,以及二十多万动员起来的准军事人员。因为在德拉会战中,以军就围攻过安曼,结果无功而返,所以到二十二日的时候,安曼的防御力度不但没有降低,还提高了不少。

  当时,安曼就是一座堡垒。

  打到天亮的时候,虽然以军突破了市区外的防线,攻入了安曼城区,但是没有像巴拉姆预料的那样攻占机场。

  事实上,直到当天晚上,以军都没能打下机场。

  原因很简单,三个中国陆军旅中,两个半在机场附近,只有一小批部队在协助约旦军队守卫王宫等地。

  守军的意图也很简单,就是死守机场。

  只要机场还在手中,以军就别想占领安曼,因为中国军队随时可以从机场获得来自后方的支援。

  到了二十二日夜间,中国空军出动运输机群,对安曼进行了一次紧急空运。

  在这次空运中,不但送来了一个装甲旅的全部主战装备、以及大约一万吨物资,还送来了一万二千名官兵。

  当然,这次空运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至少有十七架大型电动运输机被击落。

  重要的是,这次战略空运,彻底毁灭了以军攻占安曼的企图。

  要知道,在此之后,安曼的中国军队已经达到四个旅,兵力增加到二万三千人,在战斗力上相当于以军的五个旅。

  当时,攻打安曼的以军总共只有八个旅,而在机场方向上只有三个旅。

  安曼城区的战斗持续到二十三日凌晨,在伤亡了近万名官兵,依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之后,以军不得不停止进攻。

  天亮后不久,以军就撤了下去。

  原因很简单,在城区内作战,以军的损失极为惨重,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不及时撤退到城外,很有可能被中约联军围歼。导致以军撤退的直接原因则是,在清晨的一次反击中,中国军队的一支突击部队从以军两个旅的防区缝隙中通过,进入以军后方,端掉了以军设在安曼西郊的物资囤积中心。虽然这次突击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这支只有两个营的突击部队也随即退了回去,但是以军却因此损失了一万多吨作战物资,其中主要是弹药,导致后勤系统彻底崩溃。

  事实上,这次突击就是一次巧合。

  当时,以军正准备用预备队把两个旅撤下来,结果在安排换防的时候,以军参谋没有让两个旅依次撤退,而是让两个旅同时撤退,导致防区内十分混乱,防区之间出现了一道明显的裂缝。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军队的指挥官并不知道这一情况,只是决得应该试探性的发动反击,探明以军的虚实,以便在天亮后重新部署防线,迎接以军新一轮进攻,而他派出去的三支反击部队中,中间那支就正好对准了以军防线中间的裂缝,而且阴差阳错的在以军换防的时候打了过去。

  如果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