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三章 余波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后,牧浩洋登上了前来接他的专机,离开了特遣舰队。

  临走前,他给龚继飞下达了明确命令,在支援陆战队攻打迪戈加西亚的时候,密切留意吉布提方向上的美军,并且尽可能的让舰队远离吉布提,不要贸然进入美军打击范围,以确保舰队安全为主。

  虽然刚刚打了一场决定性的大胜仗,但是并没彻底改变战场态势。

  要知道,美国依然有九支航母战斗群,而中国海军仍然只有四支航母战斗群。

  如果特遣舰队有所闪失,牧浩洋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中取得的胜利将变得毫无意义。

  当天中午,牧浩洋就途经伊斯兰堡,返回了北京。

  在伊斯兰堡,他只停留了半个小时,主要是让专机加油,并且在此期间与专程赶来的巴基斯坦总参谋长进行了短暂的会谈,明确了在下一阶段作战行动中,中国军队将主要扫荡印度洋地区。

  这次短暂的会谈,让巴基斯坦总参谋长答应提供全力支持。

  显然,这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因为在攻占了迪戈加西亚之后,还要攻打吉布提,而牧浩洋并没有准备攻打吉布提的兵力。除非从西太平洋上抽调作战部队,不然就得让巴基斯坦军队充当主力。

  除此之外,在中东战场上,牧浩洋也希望巴基斯坦能够出一份力。

  事实上,不是为了这件事,他也不会飞往伊斯兰堡,因为他的专机拥有上万公里的最大航程,足以把他直接送回北京。

  当时,牧浩洋急于赶回北京,主要是因为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在经过五天的激烈讨论之后,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会议通过了“临时战争动员案”与“战争授权法”,正式启动了国家战争动员方案,并且在战争期间,授予国家元首全部权限以取得最终胜利。

  紧接着,黄瀚林下达了第一号战时元首令,把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常态化。

  也就是说,全体会议不再进行年度休会,代表都将实现全职化,以便在战争时期随时审议各项法案。

  从政治上讲,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虽然牧浩洋不是政治家,但是他知道这么做的重大意义。最显著的意义就是,通过扩大全国代表大会的权限,能够最大限度的团结国内各个阶层的民众,让所有人都认识到,是在为自己作战。

  如果这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影响还不是很大。

  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政治体制已经存在了一个世纪,老百姓都不大关心政治问题,也没有参政的积极性。

  重要的是,这不是一个孤立事件。

  在与特遣舰队刚刚取得的辉煌胜利结合之后,黄瀚林在这个时候进行的政治改革,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至少,那么之前反对进行深度政治改革的人都闭上了嘴。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胜利的最大获益者不是牧浩洋,而是黄瀚林。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牧浩洋完全能够打一场决定性的胜仗,胜利对这位常胜将军来说,只是家常便饭般的小事。相反,在此之前,还有很多人怀疑黄瀚林的领导能力,而这场胜利,等于巩固了黄瀚林的政治地位。不管怎么说,他才是国家元首、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牧浩洋只是他手下的战将。

  牧浩洋并不在乎虚荣,而且他获得的荣誉已经够多了。

  他急着赶回去,只是希望利用全国军民士气暴涨的大好时机,推进战争动员,对全面战争计划进行规划调整。

  别忘了,他的主要身份是总参谋长,中国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