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八章 各让一步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主张也没有错。

  要知道,伊朗陆军只是徒有其表,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当时,伊朗陆军的总兵力为六十万,而且正在进行战争动员,兵力规模以每天上万人的速度增长。可惜的是,伊朗陆军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其最先进的主战装备,还是三十多年前从中国购买的99式主战坦克。虽然伊朗曾经提出过购买24式主战坦克,但是最终没有成交。

  很明显,伊朗陆军根本顶不住来自北面的压力。

  按照牧浩洋的估计,只要俄罗斯发动地面进攻,而且投入足够多的兵力,三到五天后就能攻占德黑兰。

  要知道,现在的俄罗斯陆军,已经非常有威胁了。

  别的不说,俄罗斯陆军的T-140型主战坦克就与美军的M27A1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其改进型几乎就是M27A3的翻版。在其他方面,俄罗斯陆军的装备性能也不算差,基本上与美军持平。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拥有一支较为强大的空中力量。

  与之相比,伊朗空军几乎不值一提,其最先进的J-22战斗机总共还不到一百架,而且全部是早期型号。

  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让伊朗变成了一颗定时炸弹。

  虽然在夺取了印度洋的制海权之后,中国不再倚重横贯亚洲大陆的铁路线,但是伊朗扼守着波斯湾,对阿拉伯海也有威胁。如果伊朗战败,波斯湾航道就将被俄军切断,巴基斯坦也将受到威胁。

  别忘了,到这个时候,中国军队才攻占了迪戈加西亚,还没有占领吉布提。

  也就是说,前往波斯湾的航线是支撑中东军团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条航线断绝,中东军团将难以为继。

  做为总参谋长,牧浩洋肯定得考虑战局的总体情况。

  在他看来,此时伊朗比大陆战场还要重要,而且应该等到伊朗战局稳定下来之后,再向俄罗斯宣战。

  当然,牧浩洋没有把这个想法告诉黄瀚林。

  在核心权力圈混了几十年,牧浩洋不可能不清楚黄瀚林的想法。

  在牧浩洋的坚持下,戚凯威也做出了让步,即答应把第一个全面装备地面战平台的预备集团军,即第一一三集团军派往伊朗,并且为该集团军增加一支陆军航空兵联队,提高其在山地地区的独立作战能力。

  这样一来,第一一三集团军就有五万多名官兵了。

  从编制上看,第一一三集团军是第十三集团军的直系预备集团军,即在和平时期保留基本编制,在战时补充作战人员。也正是如此,第一一三集团军的番号中,没有“预备”这两个字。只有那些平时只有一个编号、没有保留基本编制,在战时由紧急征召的退役军人组建的集团军才加上了“预备”二字,比如第三三三预备集团军。由此可见,第一一三集团军的战斗力肯定在第三三三预备集团军之上。

  事实上,单纯从作战能力上看,第一一三集团军不比任何一支主力集团军差。

  要知道,即便在和平时期,这支部队也会每年举行两次全体训练,每两年与主力集团军进行一次对抗演习,官兵全部是预备役军人,每年的训练时间在三百个小时左右,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一次集训。

  对牧浩洋来说,这也算是不错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牧浩洋也主张在伊朗采取防御战略,即以稳定战局为主,没有理由击败入侵伊朗的俄军。

  要知道,伊朗战场足以牵制数十万俄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