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章 改变历史的潜艇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菲”号花了好几个小时,直到下午一点半左右,才来到了离得最近那艘中国航母大概四十公里的地方。

  这个距离,已经能够保证重型鱼雷全速跑完全程了。

  事实上,第一舰队在十一点左右出动舰载战斗机,帮了“苏菲”号的忙,因为两艘航母都在迎风航行时放飞战斗机,而迎风方向正对着“苏菲”号。不是这样的话,“苏菲”号要到下午五点左右,才能逼近目标。

  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两艘航母分得更开了。

  除非“苏菲”号的艇长有足够的把握再把距离靠近一些,不然他就只能攻击其中的一艘航母。

  显然,美国艇长没有足够的把握。

  要知道,能够把距离缩短到四十公里,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而且在“苏菲”号周围,至少有六艘护航战舰与十多架反潜巡逻机,其中至少有两艘是专门对付潜艇的反潜战舰。

  美国艇长没再迟疑,做出了攻击决定。

  同时做出的,还有发送电报的决定。

  一点三十五分,“苏菲”号首先抛出了通信浮标,随后向最近的那艘航母,即“泰山”号发射了四条重型鱼雷。

  当时,这四条鱼雷的速度都设为四十五节,而且是线导模式。

  四分钟后,“苏菲”号发射的鱼雷才被发现,直接征兆就是,至少有四架反潜巡逻机飞了过来,而且还一路投下了声纳浮标。

  一点四十一分,“苏菲”号切断了鱼雷导线,让鱼雷以七十五节的最大速度冲刺,并且抛出了第二具声纳浮标,宣称至少击伤了一艘中国海军的超级航母。这也是“苏菲”号发出的最后电报,四分钟后,反潜巡逻机发现了“苏菲”号,并且在一点五十分之前用反潜鱼雷击沉了这艘美国潜艇。

  前后两封电报,都送到了弗伦奇手里,而且立即发挥了作用。

  严格说来,“苏菲”号的报告确实没有错。以美军鱼雷的性能,在四对一的时候,至少会有一条鱼雷击中目标。

  大概在一点四十七分,也就是“苏菲”号正在规避反潜鱼雷的时候,“泰山”号被一条重型鱼雷击中,“苏菲”号上的官兵肯定听到了鱼雷爆炸时的巨大声响,因为这是其任务计算机中最后一条信息。

  可惜的是,直到战后第三年,这艘改变了历史的潜艇,才再次浮上水面。

  当时,“泰山”号的左侧平衡船体被鱼雷击中,爆炸点附近的十多个舱室被淹,进水量超过了五千吨。只是“泰山”号没有丧失作战能力,在控制住进水之后,龚继飞让舰长向右侧的平衡船体注入等量海水,并且关闭了两侧平衡船体上的辅助推进器,只使用主船体上的四具推进器。

  结果就是,进水量高达一万吨的“泰山”号仍然能够继续作战,只是最高航速由四十五节降低到了四十节。

  对航空作战来说,这几乎没有影响。

  要知道,“泰山”号的设计标准是,即便在甲板零风速的情况下,也能让舰载战斗机以最大重量弹射起飞。让航母在全速迎风航行的时候弹射战斗机,主要是为了降低电磁弹射器的输出功率,提高弹射器的使用寿命。

  对弗伦奇来说,情况显然就不是这样了。

  这两封电报,给了他两条极为重要的战场信息,一是中国主力舰队离所罗门群岛还非常远,二是中国主力舰队中很有可能有一艘航母丧失了作战能力,即中国主力舰队的航空作战能力减半。

  如此重要的信息,足以让弗伦奇采取行动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