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岁的春天/_45_夺嫡不如当神医[清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见礼的环节。在太监尖细而高昂的声音里,先是太子领着大学士、翰林、詹士府和群臣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接着是众人向太子行二跪六叩大礼。

  十五个头磕下来,小阿哥们都有些晕了。尤其是腿脚不便的七阿哥,额头上都沁出了冷汗。

  胤禩看着他颤抖的背影颇为不忍,然而经过嬷嬷和娘娘的耳提面命,他也不敢在这么严肃的场合做什么。

  “自古帝王绍隆景祚,首重教育。朕自立元储以来,广延名师,又亲力教化,无一日间断。盖储君之德行学识,乃社稷绵延之本也。太子胤礽,天资聪颖,坚韧勤奋。年方十三,学有小成。今遵循古礼,出阁讲授,广御经筵,宣百官于文教昌盛,亦贺江山之后继有人。”康熙的声音从高高的汉白玉台阶上传来,高亢、自豪,充满兴奋。

  很显然,皇帝没有让太子师傅们做主导的意思,甚至宣旨太监跟礼部司仪的活他都想抢。更进一步的,还能给你安排上全新的项目。

  “经筵开始之前,先让诸位臣工传阅太子的功课。”康熙说。

  锣鼓敲响,一个个等人高的大箩筐被太监们从殿内搬出,竟有络绎不绝之势。

  这些全都是太子的作业?这是攒了多少年啊?某些沉不住气的官员已经开始交头接耳了。

  等到真的有纸张传到手里,看着每一页上面康熙的御笔批注,就算是素来知道皇帝宠爱太子的近臣要员,都为这种十年如一日的恩宠而震惊。

  当时就有人拜了下去,“当当”磕头,口呼“千岁”,亦或是颂扬“江山有后”、“大清之幸”。

  这样情不自禁的赞美让皇帝龙颜大悦。广场上一派君臣相庆四海升平的美好景象。

  皇帝炫耀完儿子从小到大的作业,就该进入到常规的讲学阶段了吧?然而事情再一次出乎众人的预料。

  太子的经筵,是辩论式的。

  比如那个被纳兰明珠讨厌的汤斌,就是第一个上场的。他先讲了一段《大学》中有关“格物致知”的注解,旁征博引,很是强调端正态度的重要性。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正心则道理自明。”

  “夫子此言,胤礽不能苟同。”太子说,“若正心即可明知,又何须修身、齐家、治天下之言?正如汗阿玛曾说,忠心诚心之士为国之栋梁,然仍需能人小吏为其臂助。德为本,才为支,德才兼备方为上上品。夫子以为如何?”

  汤斌还能反驳他不成?于是连忙跪下磕头请罪。“太子真知灼见,是臣迂腐了。”

  康熙哈哈大笑:“国之储君,自有尔等忘尘莫及的气度。起来吧,恕你无罪。”

  汤斌松了一口气,擦着汗退到一旁。第二个讲师上前,重复汤斌的故事。

  眼瞅着一个个老学究被太子在四书五经上辩驳得哑口无言,最后热泪盈眶地表示“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