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三章粮战(一)_抗日玫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粮战(一)

  蓝玫瑰在鹰潭抓紧准备,心里也明白了。六七千新附军战俘,经过整理,剔除不合格的士兵,最后保留了五千士兵组成了第七团。这是玫瑰军最大的一个团了,全团五千人分作十个营。为加强战斗力,十个营长全是从其它三个团长中抽于出来的。山鸡坪一战玫瑰军损失一个团的精锐,但是增加了一千骑兵、五千步兵,兵力已经增加到一万两千人。

  说蓝玫瑰明白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精兵路线失败了。原来打算走精兵路线,不使用大兵团作战。对于战场上冷兵器作战伤亡太大这一点蓝玫瑰知道,所以想避免。可是事实证明,她的想法简单了。只有远距离作战可以避免,这是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格斗作战,想不出现伤亡几乎不可能。交战双方的人都不会束手就擒,只要反抗就会有伤亡。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就是战法再特殊,战术再先进,也不可能没有伤亡存在。已经打很多次仗了,依仗着武器先进,战术新奇。每次都是大获全胜。但是每一战玫瑰军都是上千的伤亡。在远距离武器完全装备部队前,只能是这样的战斗。现实逼迫蓝玫瑰不得不接受现实。

  看着远处的风景,蓝玫瑰在静静的思索,不能由着自己来,后世好多东西是先进的,但是历史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速度快只能加速但不能越过,想跨越一个历史过程显然不可能。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经过这几次的战斗,蓝玫瑰想明白了,自己过于理想化了。认为可以凭借一两万精锐部队纵横天下,最后打败蒙古军太不现实了。和张耐的战斗让蓝玫瑰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就是因为不明白,在池州蓝玫瑰连想都没想,把俘虏的上万新附军交给了池州知府邹民。而这一次直接把新附军收编了,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胜利中走向强大,否则最后会把家底打光。

  忽必烈、伯颜都知道投降的宋军战斗力低,也不会真心帮着蒙古人作战,但是投降的宋军还是给变成了新附军,在这一点上就比蓝玫瑰强。所以蒙古大军能以不多的兵力征战天下,最后一统全国。如果不要这些人,以蒙古人哪一点人口能行吗?

  蓝玫瑰这一想更加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满清时候,清朝的满人才多少?不过十几万,他们打败明朝,打败李自成靠的是什么?还不是吴三桂这些汉奸,没有这些投降的汉人,几十万满人能统制整个中国吗?

  必须调整自己的思路,改变思想。适应这个时代的社会特点和时代特征。不能想当然的生搬硬套,把后世的经验强加到这个时代。不能太过于强调伤亡数字,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一将功成万骨枯也有他的一定道理。在阿里海牙向鹰潭进军的这几天里,蓝玫瑰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