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9章奸细(二)_抗日玫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9章奸细(二)

  长江战役结束对于大宋朝的百姓和官员是高兴的事情,蓝玫瑰的施政纲领让大宋辖区一片歌舞升平,江南之地完全安定,蒙古军完全撤过江北,由于徽州军的存在,盘踞在云南行省和四川行省的蒙古军噤若寒蝉,不敢有丝毫异动,生怕引来徽州军的进攻。派往各地的官员,虽然还是参差不齐,良莠全有。但是摄于御史台的威压,也相对的收敛不少,各地的管理也清廉了很多。兵权完全收回中央,地方官的权力也减弱。

  对于内阁提出民变的威胁,蓝玫瑰的想法很简单,朝廷能做到,灾害有救济,为官能清正,哪来的民变?虽然就连陆秀夫他们也不相信,但是感于蓝玫瑰的强势,也只能认可。对此种做法,李庭芝是全力支援。

  连陆秀夫都认为,李庭芝是因为他掌握枢密院的原因。其实蓝玫瑰知道,李庭芝是在这几次联防机制下,发现了厢军作用,才全力支持蓝玫瑰的举动的。蓝玫瑰松口气,耗费那么大的精力,总算李庭芝没让自己失望。

  蓝玫瑰返回京师已经半个多月了,由于这次离京时间并不长,但是徽州军折损却很大。损失最大的反而是在绍兴府坚守的王胜第三集团军,被动防御总归不是办法。蓝玫瑰把精力用在了对军队的改革和整顿上。裁撤了一些部队番号,精减作战部队的数量,很多有经验的军官,调入厢军充实边区的防御,特别是长江沿岸的防守。对枢密院和兵部进行了改动,让他们更加适合新的作战要求。

  名字虽然没有改变,枢密院等于承担了国防部的任务,兵部等于是总后勤部的职责。而蓝玫瑰掌握的是野战部队,对各州的厢军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与敌接触的边区,每州兵力不超过五千,在内地的州府兵力不超过三千,每县兵力不超过两千。这样每一个州府都能在瞬间集中一万到两万人,用于边防区防御。

  各野战军分驻各地,对地方厢军有监督指导的权利。不管哪一个州想拥兵自重或者造反,野战军的兵力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于消灭。就是几个州或者一路的厢军造反,几个野战军也可以应付。如果是外敌入侵,厢军只要坚持几天的时间,野战军就会赶到。

  而作为野战军驻防地,军队将领没有任何地方权力,也管不着政府的运行,双方完全听命于最高部门,互不统属。野战军想造反,必须取得粮草和后勤物资,而这些控制在地方政府手里,没有兵部的文件,一丝一毫也动不了。所以野战军也不具备造反的能力。而野战军分驻各地,兵力是很分散的,没有蓝王府发出的调令,根本能移动,任何将领都无法自行调动。

  当蓝玫瑰和兵部以及枢密院研究完,命令下达的时候,李庭芝和文天祥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