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3 南海拥挤否?_贞观三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谁的偿还能力强,谁的偿还能力弱。

  于是自己的钱和国家的钱一起,自己的钱放贷给有钱的大户,国家的钱摊派到穷鬼头上。

  穷鬼们拿了钱,一两年就完成了连利息都还不上,这时候,就能将穷鬼的固定资产给收了。

  城里人收房,乡下人收地。

  然后根据朝廷自古以来的《关扑法》,不管是房子还是土地,都可以用来拍卖回笼资金。

  按照规定,拍卖流程是要先公示的,至少要提前半个月发通告,各种形式的都行,只要是书面传达过了,这就算是走完了流程。

  于是某些机关报纸,发行量撑死三五百份的那种,就派上了用场,甚至州县之间可以串通,我县里的通告,在州里发;我州里的通告,在县里发。

  信息差一打,合情合法合理,然后被拍卖的房产、地产,就轻轻松松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被“消息灵通”的有力人士拿走。

  事后复查,抛开官官相护这一层,哪怕是大检察长来了,只要看到报纸,那也是干瞪眼。

  财富积累就是这么的轻松。

  至于说出现了亏空,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地方官僚也不是傻瓜,会算的刚刚好,朝廷的本金是肯定能收回来的,再上浮五个点左右的“利润”,一般就能交差。

  死账往往是真的死了,穷鬼撑不过几年就得交待。

  而掐指一算,贞观两百七十年左右,算三十岁当打之年,再加三十年,刚好年逾花甲。

  六十岁因为破产而自杀,对谁都没有损失。

  地方“父母官”的计算是相当精准的,穷鬼六十岁才死,已经是高寿了,六十岁的穷鬼还能榨出什么油水来?

  不存在的事情。

  早死早超生,还节约了粮食。

  至于新的穷鬼怎么诞生,那往往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历史的进程嘛。

  而另外一种摊派,便是通过国家部门的信用,直接从基层拿钱,这种玩法如果夹带私货,基本上就是县级官僚跟进奏院选人串通一气,勾结之后,只要出借人死全家,那也是死账。

  当然了,这种吃相太过难看,纯粹的就是抢劫,玩这一套的,便只有少数穷苦地区,横竖都是穷苦地区了,再苦一点,其实也没什么。

  “破家县令”的完美展现,这是很多发达地区,尤其是两京六都广大人民群众无法体会的。

  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快乐。

  至少玩这一套发家致富的县长们,感觉都挺快乐,也很爽。

  当然最后朝廷还是财政不良,欠下的债多不胜数,这就需要用到更多的赖账技巧。

  在两大流派的“摊派”盛行之前,皇唐天朝的中央政府在转嫁内部矛盾之前,都是靠对外输出矛盾为主,这种时候的“赖账”形式,其主要承担的载体,就是现在各个边疆区、行省、都道府的曾经土著。

  “天竺奴”的绝迹,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