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十七章 说书先生_大唐极品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压着韵脚接道:“都付笑谈中!”

  “好!”

  “咦~~~~~~~~~~~”(这是到了德云书场了)

  别人只觉得杜睿这几句说得好听,但是李承乾可不一样,他也是自幼饱读圣贤书,直觉得杜睿这首词,大气磅礴,说不出的好。

  对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杜睿从小时候就开始读了,许多段落他都能一字不动地背下来。刚才的那首《临江仙》就被他直接拿来做了定场诗。

  看看现场的效果还算不错,杜睿接着徐徐说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一口气说到:“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玄德出,张飞大怒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刀入帐来杀董卓。正是: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毕竟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为止,把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说完了,杜睿就没再说下去。

  众人哪里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一个个全都双眼圆睁,还眼巴巴想着第二回,也忘记炎热了,就连李承乾也听傻了。

  可杜睿哪敢说第二回,他能记住的无非就是四大名着外加《金瓶梅》,《金瓶梅》他是不敢说,要不然,别人非把他当成反面教材批判不可,还有一部《水浒传》是宋朝的故事,又是讲造反的,也不能说,只剩下三部小说合计三百来回,说完了他哪有本事编。

  “好了!今日便说到这里,明天儿我再给你们说第二回。”

  然后看着众人望眼欲穿,带着无限幽怨的眼神,肚子转过身去,收拾起来。

  李承乾又坐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开了。

  李承乾刚走,宝钗便过来向他讨要纸笔,杜睿闻言,不禁取笑道:“宝钗也要读书练字,莫不是要做女状元吗?”

  “少爷休要取笑奴婢!”宝钗红了脸,一会儿她又拽着杜睿的衣袖说,“少爷,我想把你方才说的故事记下来。”

  杜睿一怔,不禁有些惊讶,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三国演义》全文将近两百回,好几十万字呢!

  “你可要想好,这个故事很长的。”

  “奴婢不怕!”宝钗坚定的说。

  杜睿又想了想,他附在她耳边说了一番话。

  宝钗听了怀疑的说:“真的管用。”

  杜睿笑道:“我还能骗你不成。”

  宝钗想了想便跑着去了,不一会儿,便找来几根鹅毛,杜睿拿来剪刀,做了鹅毛笔。自己还在纸上做了试范,果然比毛笔书写快了好几倍。原来杜睿教她做鹅毛笔,这种硬笔书法又给宝钗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立即要学。

  可她用惯了毛笔,那里用得起来这种硬笔,看到自己在纸上写的蛇爬龟游的字迹,宝钗看了简直羞得无地自容。

  杜睿见状,只好放下书本,教她怎样握笔,怎样书写,又注意那几点。宝钗本来就机灵,几天过后,竟也写得有模有样,当然还不能与杜睿相比。

  此后每日杜睿讲了新的回目之后,宝钗都要忙着整理文稿,居然也忙了起来,只是这样一来,宝钗和杜睿接触的机会也渐渐的多了起来,让她甘之如饴,心中欢喜不已。

  李承乾还是像往常一样,每日都要过来,见宝钗居然还在编纂,便也抄了一份回去,给长孙皇后解闷,没想到居然还传到了太宗的耳朵里去,进而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一番争论。dd

  新阅读网址:,感謝支持,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手机网站: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