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八十章:对阵(求推荐)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往看大明官军和建奴之间的战斗中,类似萨尔浒的这种大溃败都是因为分兵几路,然后被对方各个击破。

  崇祯皇帝阅读皇家典籍和听那些厂卫汇报底下将士谈论的时候,也是深自警惕,提醒自己不要犯这样的错误,把自己的力量集中起来。

  良乡之役,崇祯便是让为数不多的明军拧成一股绳,这才艰难得获得了久违的大捷。

  谁想到到了自己挥兵东进之时,真正到了紧要之时却也不得不分兵,真是让崇祯哭笑不得。

  听见关外女真熟读三国演义的事情之后,崇祯皇帝也是暗自发笑不已,心道这些建奴毕竟狭隘,就连对汉家的兵法,也都只局限在小说的地步。

  说起来倒也毫不意外,这也怪不得历史他们上会做出闭关锁国的事情了,那称作圣祖的康麻子,更是亲口斥西洋发达火器为“奇技淫巧”。

  由此也可见建奴的心胸之狭隘,目光之短浅。

  到现在也算打过不少次仗的崇祯,虽然前几次都是在后面看戏和充当吉祥物,不过起码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分兵有时会成为战败的导火索,有时则会给自己带来胜利,要因地制宜才行,对于眼下这个局面,崇祯觉得是时候再来一手分兵了。

  到眼下这个局面,深知历史的崇祯最先要考虑的敌人已经不是在山海关顽抗的吴三桂了,是他们后面极有可能存在的建奴兵马。

  在关外地鞑子大军,此时的皇帝虽说是顺治,而且豪格、代善等人也是人心不齐,但毕竟还有一个多尔衮镇着。

  即便崇祯,也不得不把多尔衮当成一个难缠的对手。

  若说李自成领导的大顺政权是从内颠覆大明的“大敌”,那关外的多尔衮,实则便是崇祯的心腹之患。

  这个人眼光很奇怪,总是能看见这时候大多数人都看不见的东西,而且从历史上的各种文献来看,也几乎没有骄傲自满和失手的情况。

  崇祯实际上从没把关外那所谓的“大清”当回事儿,如今整个关外能算得上是个敌人的,就只有多尔衮。

  大玉儿也算得上半个,不过崇祯更想打出关去,亲自看看这个历史上的孝庄太后是一副什么模样,到底有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好看。

  当然,这都局限于看看而已。

  对方像历史上一样,悄没声的摸到山海关外来个突然出击,那自己不就和那李自成走了老?

  纵观历史上很多次的明清大型战役,鞑子很多次都是用炮灰消耗,骑兵定胜这一套,屡试不爽,作为过来人,崇祯主要就是防着他们故技重施。

  眼下崇祯在永平府实行军改,同京师的道理一样,主旨在简化当地的兵士制度,将原本繁多的各级兵将,只分为战兵、正兵和辅兵,将原本地方上的屯驻官军整编为大明城防军,平时只守城不出战。

  虽然长久来看,这个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