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6章 海军的三驾马车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展,他讲起来是头头是道,但是论及具体的管理,他完全是一片空白。所以,他这个舰队司令,注定是挂名,并在合适的时候“退居二线”。

  他止住大家的欢呼,从怀中掏出一纸委任状,大声朗读:“现在宣布东三省巡阅使署命令:晋升江防舰队参谋沈鸿烈上校为舰队参谋长,代行司令全权处理舰队一应训练、巡防、作战事宜;

  “所有海军基地建设、物资和经费供应与管理、交通运输、军械、军需、卫生、工程等勤务保障事宜,概由航警处处长陈世英统一负责;

  政治工作,由少帅办公室军情一处处长林遵负责。”

  他没有公布自己的职务,但大家都知道,他是内定的舰队司令人选,只是“羞”于资历及未在海军中任事的经历,所以由沈鸿烈“代行”了。但是,按照他对海军的掌控程度,他的司令职务,完全涵盖参谋部、后勤部、政治部三块,也即以上三个部门的工作,都在他分管之下。

  这样,他于奉系之中,完全整合了属于自己的一处领地。海军越强,他的话语权也就越大。而海军之中,舰队参谋部主战,航警处主建,政治部主监,三驾马车之势正式形成。

  为什么不叫海军司令部而叫航警处呢?这也是张作霖的精明之处:东北是地方政权,公然建立海军容易引起麻烦;另外国际上对中国武器禁运,用航警处的名义比较容易好搞装备。

  为了消除王崇文被强令解职造成的影响,张汉卿把现有舰长都官升一级,分别组成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个分舰队的指挥班子,尽管通共就8艘炮舰。这个主意还是采纳林遵的“高官少兵”的主意,对招纳降人效果一直不错。

  当然,他也画了很大的一块饼:除了大力扩充水面舰艇外,还要组建陆战队、岸防炮兵、军港及基地等,正在联系购买水上飞机,将来还要研究潜艇的建造。总而言之,海军的将来是辉煌的,跟着少帅的步子会迈得很大地。

  海军的建立千头万绪,沈鸿烈却抓住问题的根本,他在这次会议上就提出:“少帅,我认为,为了支持海军人才的培养,我们需要一所专门的海军军官培训学校。”

  张汉卿拿出了杀手锏:“陈处长、林处长已经和我详谈了这件事,不单要培养作战军官,还有技术军官、我已经征得巡阅使的同意,先拿出两百万元在哈尔滨筹建一所海军工程学校,专门为海军培养各种人才。等到条件成熟了,我会在合适的时候在合适的地点建立一所专门的舰艇指挥学校,还有专门的训练舰。那时候,有训练有素的人员,有能够生产我们所需的各种武器设备的技工,我们的海军一定会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作为军人,没有人不喜欢力量的壮大。张汉卿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