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0章 且战且退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源已经消耗近一半了,经过几天的苦行军,人员也开始有些疲劳。这时候才是动手的最好时机。

  他先是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夜袭,利用自己地利的优势以及夜晚敌我不分的困难,几乎动员了一半的匪军参加了这场战斗。进行了近一个小时,开始非常顺利,打了人民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当人民军的重机枪响起来之后,一切迅速恢复到战前。

  在陆军中,一直有“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枪”的说法。大炮动静大,听着挺可怕,可是老兵们都知道,别看大炮打得欢,可人家不是把步兵当作打击的对象,壕沟、拦阻网、工事、机枪或炮兵阵地才是人家的菜。

  炮弹飞来,趴下可保半条命,蹲坑几乎能全身。当然被直接命中也没啥好怕的了,死得不能再死还有什么好想的。

  反而是机枪,作为压制步兵火力的利器,天生就是为割步兵的命而生的。无论远近、一撸一片,擦到就是伤,打中不是伤筋动骨就是血肉模糊。

  戈壁滩上恰恰相反。大炮罕见,普通士兵对它倒没什么印象,但机枪可是见识过的:新疆的守军有,最早的马鬃山匪军见识过;安蒙军和后来的蒙古守军有,亚洲骑兵师的残兵领教过,那是骑兵的天敌。

  昨晚机枪喷着火舌,向着混战中的一切移动的人影扫射,加之在黑夜,那种子弹贴着头皮飞过的打在队友身上发出入体的“噗噗”声以及被打中人的惨叫,几乎让匪军魂飞魄散,积攒了半夜的勇气迅速泄去。再杀人不眨眼,再视人命如草芥,那是针对别人,而不是自己。

  幸存的匪军在事后不无心悸地说:“汉人的重机枪子弹不要钱似地打过来,我们冲在前面的人纷纷倒下,后面的人根本不敢抬头!”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黑喇嘛无法让足够多的土匪继续推进,只能中止,导致了这场夜袭草草落幕。

  见识了正规部队的纪律森严后,黑喇嘛决定施展他最擅长的围、拖、偷战术,先用游兵骚扰间或以冷不防的突击让对方无法从容撤退,只能在听到警讯后立即布阵。然而七百里的路程随时随地可以化作被袭击的战场,人民军的补给是个大问题。只要完全切断水源,越拖到最后,人民军会越心慌并越急于求战,那时就是一决胜负的良机了。

  历史上游牧民族对付汉人的步兵就是这么做的,屡试不爽,在冷兵器时代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办法----汉朝对匈奴、隋唐对突厥、两宋对西夏辽金蒙古、明朝对后金,对方都是用的这个套路,而且屡试不爽。汉民族能够取得胜利的战役,无一不是拥有和对方等体量的骑兵。

  董彦平战前评估过这个事,认为风险不大。一是戈壁滩视野好,对方想埋伏比较困难;二是己方火力占优,能进能退。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