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2章 旧瓶装新酒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工业化的发达,比照国内传统农业社会的落后,自然就产生出改造甚至摒充旧文化的念头。

  这其中有名的人物还不少,甚至一些文字改革家还产生出汉字汉语不行了、要对其全面改革的想法,如钱玄同就主张废除汉字等。

  到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过程中也弥漫着一种浮躁、溃散、不讲原则、不负责任的气氛。由于全方位的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总是想追赶上世界的步伐,在肯定和追随西方科技、政治、文化的同时,也会简单地把落后归结于文化传统上的滞后,粗暴而非理性地否定中国传统中的东西。

  就像主张白话文的同时,提出“砸烂孔家店”之类的口号。他们不知道,文化和传统是无形的,抽刀断水水更流,是断不了的,就像树的新生,新枝芽肯定是从老枝上发出来的。

  文|革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割裂最严重的时期,“破四旧”,知识分子独立精神和风骨被彻底摧毁,传统的道德规范:忠孝礼义廉耻信勇统统不见了,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在大陆断代。

  张汉卿觉得,穿越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有机会改变中国命运的同时,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辉煌的文化氛围:让他们以中国的优良传统为荣,以崇洋媚外为耻;让中华文化包罗万相、包容兼蓄的传统延续下去;让东方文明照耀这个星球、让汉语汉字成为世界人民心中的尊宠。

  这个办法就是用强大的中国重新焕发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优越性,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期,他准备用一种非教条式的宣传来强调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因为他是一位政治界的名人,又在文化界有一定的影响,他准备让国人看到,改变思路的传统文化,一样可以旧瓶装新酒,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这种潜移默化的东西,需要大家的努力。对新文化的宏扬与对优良旧文化的保护,需要一大批有影响的人大声疾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全盘西化给未来一代人带来精神上的迷思。

  他以他的办法做。

  北大校园里,颇有几个合得来的有交情的教师,文化界他也有一些有类似想法的宿耆,特别是辜鸿鸣,他要把他捧起来,让他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言人,就像前生后世所宣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的巨大威望已经可以在人民党内说一不二,因为党的皿煮化还需要一定的进程,这是坏事,又似乎是好事。

  在他的指令下,人民党宣传部门和国统会的教育总厅开展了关于辜鸿鸣思想的大讨论,提出了“宏扬中国优良传统,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号召,并把辜的《中国人的精神》奉为皋圭,要让中国人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不是落后、反动的代名词。在新时代时,一样有坚持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