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5章 冲喜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人并不困难。但结果表明,于一凡很单纯,接触到的同龄男性没有几个算是深交,虽然不乏狂蜂乱蝶的追求者。

  查来查去,本来不在名单里的少帅反成了重点怀疑对象,还是源于于一凡的一次不经意的口误。

  于一凡在沈阳大帅府和他的亲近,大家都认为是因为于凤至的关系,她在少帅面前的任性更多的被理解为后辈对长辈的撒娇,而根本没有考虑到张汉卿这个长辈其实只比她大三岁!

  只有于凤至以女人的直觉发觉有异,而不动声色地限制两人独立相处的机会,所以从始至终,在大帅府没有传出绯闻。

  等到于一凡堂而皇之地搬进张汉卿在北京的顺承王府,于家还没有在意,于凤至也鞭长莫及。在北京,于一凡孤单单一个女孩子,住进帅府接受姑父的保护是应有之义。

  不过天性活泼的于一凡偶尔流露出的情愫还是让于家觉得有必要预防为主,大家族子女的婚恋历来都是维系家族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以今天于家的地位,郎才女貌是至少的,门当户对更是必要。于一凡历来对家里人安排的婚姻不假以辞色,直到有一天被追问到“你想嫁个什么样的”时,脱口而出说:“我嫁的人至少也要像小姑父那样的大英雄!”

  联想到于一凡对少帅的崇拜以及少帅妹婿对她的宠爱,于家了然了。

  其实这也不是多大的事:儒家文化自满清以降被肢|解得差不多了,传统的婚姻关系在清朝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从皇太极始,姑侄共嫁一夫的事多了去了,像皇太极的大妃哲哲因为不能生育,又娶了她的侄女海兰珠,然后再娶了海兰珠的妹妹大玉儿,变成姑侄三人共侍一夫的传奇,就这也没有影响到大玉儿后来成为史上有名的庄妃。

  东北是满清发源之地,习惯上对于汉族人伦关系本不太看重,再说于家发迹前只是一个商户而已,没那么多讲究。

  在于家看来,让于一凡接替于凤至反而是最好的人选:首先于凤至的子女能够最大程度得到抚养----以张家的条件,这本来不是问题,但是人们感觉上不同;其次以少帅对于一凡的宠爱程度,足可以让于家继续保持辉煌;还有一点,按照风俗,可以用本家女孩去冲冲喜,说不定还真能妙手回春咧。

  所以于翱舟的夫人、也就是于凤至的娘家嫂子在她的病床前委婉地把想法说出来后,于凤至没有反对。张汉卿的花心她是知道的,她也知道自己留不住他的那颗不安份的心。

  丈夫喜欢美女而且是野花的那一种,最好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想剥夺他这个爱好,根本不可能,那是天性!但是有于一凡在,总比别的女人进大帅府要好得多。

  于夫人轻声对她说:“那我就跟学良挑明了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