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1章 在钢丝绳上跳舞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直都不错。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德国,正处在一个政治上备受打压、经济上受到束缚、军事上得到极端限制的痛苦时期。

  德国因为其战败国的地位,也长期被隔离在世界政治舞台之外。其始作俑者和主要推动者便是法国。

  要想了解德法之间争执的原委,首先要从地理位置上说明德法关系:法、德是邻国,法国内沿地中海、外邻大西洋。德国则基本是内陆国家,没有地理位置合适的港口,德国人对港口的需求从当年对胶州湾的“孜孜以求”就可以窥见一般;

  而两国相接壤处以法国阿尔萨斯、洛林等地著名的矿产资源也是地理上两国争夺不断的原因之一;

  15~16世纪以后,法国、德国是欧洲大陆(沙俄不算)上综合实力势均力敌的两个大国,两国均是彼此称霸欧洲大陆的眼中钉、肉中刺,在欧洲大陆、西欧大陆这片狭小土地上的争夺在所难免。

  从拿破仑席卷欧洲开始两国结下梁子,到德国人变强后挑衅法国的色当战役法国人很没面子地割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还赔钱息事宁人。两国正式结下世仇。

  之后又过了十几二十多年,德国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实力大增,仅次于美国。于是德国人野心增大,当然又从法国开刀,于是就有了协约国联盟(英法俄)和同盟国联盟(德意奥匈帝国)之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盟国战败,法国夺回了色当战役之前的所有领土不说,还想通过凡尔赛体系一巴掌永远拍死德国人,最终未得逞。

  于是这回轮到德国人记恨,民族复仇主义在德国扎根,为纳粹的成立提供土壤。在国际政治平衡问题上,为了自身利益,即为了世界霸权的争夺,当时法国主张竭力削弱德国,甚至让德国一蹶不振最好,以增强自身实力,以能与英国争夺欧洲霸权。

  而英国为防止法实力过于膨胀,则坚持一直以来的势力均衡策略,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以牵制法国。美国的企图与英国基本相似,都是不希望欧洲大陆法国一家独大,于是在暗中默许德国崛起。

  国家间战略的角力使德国免于陷入破产的境地:当时赔款是使用德国金马克计算的,但是从1920年开始,德国马克疯狂贬值,赔款即使全部偿还,其实际价值也没多少,就像张汉卿后来在十月革命后要偿付道胜银行的卢布一样----虽然贬值到原先的不足百分之一,张汉卿后来还是以种种理由赖掉了这笔款项。

  当然英美也对预防德国崛起下了一些对策,加上法国不竭余力的阻挠,以至于虽然德国出了个杰出的外交家和战略家斯特莱斯曼,也直到1926年才获准加入国联,从此才正式返回国际舞台中心。

  也是到那时,德国不仅终于可以和英法平起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