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9章 大义所在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升任军长;冯系孙连仲、刘汝明、孙良诚、佟麟阁,晋系傅作义(张汉卿特别简拔)均任师长一级主将。一时人民军内部人才济济,包容了民国军界各个派系内非常有名的人物,焉能不强?

  孙连仲是河北省雄县人,幼时家中比较富裕,但他对读书不感兴趣,所以辍学投军,在冯玉祥部当兵。因为他个子大,身强力壮,又有点文化,所以得到冯的喜爱和重用,到1923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时,他已是冯部的炮兵旅旅长了。

  张汉卿收归麾下后,在改良火炮及培养出一支规范的炮兵队全上立下大功,被任命为总装备部新成立的炮兵司令,全面负责火炮的改良及炮兵训练工作。

  正史上刘汝明是以冯玉祥始、以蒋介石终的民国时期的一员战将。他出身贫寒,十几岁在天津的一家当铺里当学徒,16岁时因不堪店东的虐待,愤而出走,到冯玉祥部当兵。冯见他个子小,便说:“你个子太小,不合标准。”刘抗辩说:“我才16岁,难道我就不长了么?”

  冯玉祥见他伶俐乖巧,便收留了他,让他当自己的勤务兵,没想到这个小勤务兵十几年来由班长、排长逐级擢升,到了1926年竟升迁到了师长,成为西北军十三太保中的五虎将!

  抗日战争开始后,刘任六十八军军长,在河北张家口跟日军作战,所部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旅长以下十几个中级军官阵亡,蒋介石在武昌召见他时,除慰勉外,奖给他3万银元,他将钱全部发给了士兵。这样优秀的军官,只要在人民党的熏陶下,成为合格的政治部军官指日可待。

  孙良诚则是冯玉祥西北军中的一员悍将,在冯玉祥参加的历次国内战争中,孙部屡战屡胜,故素有“铁军”之称。正史上他的结局并不太好,一度沦为汉奸,尽管值得商榷。

  不过在这个时空里,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有用人惟贤的少帅在,这员虎将可是大有用武之地。本着对历史“治病救人”的方针,张汉卿果断委任其为第7军副军长兼21师师长,调入武汉军区,准备让他担任进攻大西南的领头军。

  至于傅作义,更不用讲。绥远抗击日军的名将,守城达人,在未来还是大有用处的。是时时人尚不知道其价值,所以当张汉卿“特旨简拔”直接委以重任后,傅作义感激涕零。目前他暂时在卫戍司令部担任24军72师师长,上任以来,训练士兵很有特色。

  现在是兵强马壮之时,张汉卿以戢翼翘为前线总指挥,开始调遣各路兵马为入蜀作准备。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以来川中便以道路艰险著称。在这里作战,人民军陆军火力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当然是相对于中国的杂牌军而言的,同比欧美列强的配置就要汗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