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揣测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学士。将户部印信交出去,独留下吏部的,也是帝王的制衡之道。

  至于为何不干脆调离张廷玉,另选他人为户部尚书,则是因户部的重要性,使得皇上不愿让户部再有人事动荡。

  毕竟,户部尚书这个位置是在是太肥,不是每个官员都能像张廷玉、曹颙这样保持住操守。

  皇上又是疑心病极重的,信不住旁人也是有。

  为了这个缘故,张廷玉不仅心中没有对曹颙生芥蒂,还颇为庆幸继任自己为掌印的是曹颙。

  换做是其他人担任新尚书,为了凸显政绩,少不得要在户部大展拳脚。

  户部整肃没两年,若是引起什么动荡,张廷玉也扯白不清。

  曹颙则不会,同僚一年半,张廷玉也瞧出曹颙不是爱多事的性子。即便做了掌印,也是“萧规曹随”。

  至于十三阿哥,也举得皇上是在分张廷玉的权,也是在安抚因病丢了兵部掌部得曹颙。

  虽说曹颙调任兵部尚书的消息,外界并不知晓,可曹颙这个当事人却清楚。

  外头都说皇上寡恩薄义,可十三阿哥却晓得,皇上亦是性情中人,觉得哪个好了,怎么也不会亏待。

  户部掌印尚书易人,这也是衙署里的大事,不是几人私下交接就可以的。

  三人说了几句话,十三阿哥便叫人将四位侍郎与十几个郎中都传召过来。

  不是向大家交代什么,而是通知众人,因皇上对张廷玉另有重任,所以户部印信转由曹颙执掌。

  张廷玉也对众人提及,自己往后会常驻吏部,户部恐不能时常抽身过来,希望诸位同僚齐心合力,协助曹尚书如何如何,云云。

  不管是谁做掌部堂官,对司官来说,牵扯的利益并不大。

  可对不少司官来说,曹颙与张廷玉不同。

  张廷玉与曹颙虽只差一级,可给人的印象却完全不同。

  曹颙在户部做过郎中,做过侍郎,辗转至尚书,可谓户部老人。

  张廷玉却是天子近臣,升了大学士后才点的的户部尚书。

  张廷玉并非骄横之人,可大学士的名号、天子近臣的身份,还是使得众司官对其敬而远之。

  加上张廷玉执行圣意,整顿户部,手段并不温和,也积些一些宿怨。

  听说曹颙取代张廷玉做掌部,这些人当然是心中欢喜。

  几位侍郎心中,则是各种滋味俱全。

  按理来说,张廷玉既要执掌吏部,曹颙又是大病初愈,这两人在户部都是可上可下。

  若是他们腾出地方,那说不定就会从他们四人中点人委署尚书。

  即便不能升户部尚书,可只有户部尚书出缺,其他部堂的尚书转过来,那后边就是一连串地人士调动,保不齐谁就能有幸更进一步。

  没想到,张廷玉去执掌吏部的情况下还占着户部的缺,而传言年前病入膏肓的曹颙,不过是看着神容苍白些,实在不像是病的需要再休养的样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