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二章 日子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拿起一支箭,搭在弓上,瞄着远处的靶子,口中低声道:“你算个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瞧不起爷!”

  曹颙溜溜达达,渐行渐远,却是听不到,也没心思去琢磨李鼎的心里到底想什么。

  清闲了这些时日,曹颙心里已经没底起来。

  毕竟是太仆寺的主官,又有康熙上次的敲打,就算曹颙再慵懒,也不得不动动脑筋。无奈,对于养马之事,他实是外行。闹不清楚其中关键时,他也不愿意为了显得自己这主官能干,便任意地指手画脚。

  虽说太仆寺卿算是天子近臣,但是其职下那个传旨那条已经形同虚设。那些差事,多有当值的内大臣或者康熙专门指派的人去做,轮不到曹颙去插手。

  说是不想让康熙失望,或者是责任感使然也好,曹颙还是想做个名副其实的太仆寺卿。因此,留在山庄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做起了统计员。

  太仆寺两翼牧场前身是种马场,隶属兵部,顺治初年设置,主要是为了军队放牧与供应马匹。当时,同时设置的还有陕西苑马场。到康熙四年,苑马场的马匹与牧丁并入种马场,取缔了陕西那边的马场,而是将马场集中在口外这边。康熙九年,种马场从兵部改属太仆寺,由国家牧场转为皇家牧场,并且分设左右两翼牧场。

  他给京城那边去了公文,让人将太仆寺这边现存的马场资料都送到热河。

  热河这边的太仆寺属员,除了唐执玉,还有两个小史。那两个小吏品级低,这几十年的马政资料算是机密文档。除了太仆寺卿与少卿外,其他的人只有太仆寺丞与主簿可以根据自己职责内的公务,查阅一部分,这两个小史还没有资格看这些。

  对于唐执玉,虽然其为人显得刻板了些,但是曹颙却是有几分真心敬佩。别的不说,就说唐吃穿用度,是曹颙所见官员中最为节俭的。而且观其为人行事,不似作伪。

  曹颙心中有些纳罕,京官虽然不比地方官,可以刮地皮或者卡卡属地富户的油儿,但是也有些属官的孝敬。

  不过随即一想,他也明白过来,太仆寺竟是个清贵衙门,怪不得出京前人情往来,反不如在户部做郎中时多。那些新外放的官员或者进京陛见的官员,都要给六部司官送各种孝敬。冬天有炭敬,夏天有冰敬。

  像太仆寺这样的衙门,自然就没人会记得了。撑死了在“三节两寿”时,下边的属官会送上些表礼。那些小官就更穷了,这表礼也不过是应景罢了。

  因小满与唐顺也熟了,私下也问了不少话出来。唐执玉出身书香门第,父母已丧,不过现下供养着一个寡妇婶子与几个堂弟。那几个堂弟都在求学,花费大些,其中有两个已经是秀才功名,在京城读书等着今秋的恩科。再加上他自家儿女也不少,这日子就过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