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一章 暮年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因“常名案”,这两个都被定了“有玷官方”的罪名,俱著革职。

  “常名案”还是托和齐案的余波,当初有个卷进案中的官员叫常名,京城人士,原本定了流刑,发往宁古塔,今年二月发遣。

  因晓得万寿节要大赦天下,常名便诈称患病,在中途逗留。等到三月大赦天下后,他便回到京城,如今住在房山县。

  得麟的案子出来后,康熙命人核查托合齐案中的其他罪官,这才查出常名来。

  刑部又将常名缉拿,虽然他坚称没有行贿之事,但是刑部尚书哈山与侍郎王企埥两个却是行事偏颇。今年诏款,原未有“中途遇赦、即免发遣”一条。两人这般行事,乃是“擅引宽律”,如今追究起来,倒也是师出有名。

  刑部尚书哈山与侍郎王企埥,加上十一月革职的工部尚书满笃、侍郎马进泰,八阿哥在朝中的势力减了大半。

  就算康熙对八阿哥并无异样,但是如此剪除他的羽翼,他如何能不惶恐?

  当初康熙二废太子前,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将太子的人罢官的罢官、问罪的问罪。最后剩下个光杆太子,说废便废了。

  就在这光景,李煦这个皇父倚重的老臣登门拜访,如何不让八阿哥忌讳?指不定有多少双眼睛望着他这贝勒府,他怎么敢待客?

  他心中暗骂李煦老糊涂,就算你要借着差事的名号,也要往雍亲王府跑才对。李煦春日间身上兼了户部侍郎的衔,户部同他八阿哥可是半点也牵扯不上。

  见是不能见的,他便托口病中不宜见客,叫人打发了李煦。李煦资格再老,在八阿哥眼中,不过是多他不多、少他不少的钱袋罢了。

  如今九阿哥这边经营得力,每年的银钱数以十万计,因此李家在八阿哥眼中便也没有先前那般看重。

  李煦不是鲁莽之人,八阿哥是分管内务府的几位皇子阿哥之一,就算他登门请安,询问儿子之事,也不算是逾越。

  只是八阿哥正避讳得紧,惶恐之下,没想起来这个。

  李煦宦海沉浮四十来年,什么没见过,自是晓得所谓“病中不见客”不过是托辞罢了。

  他气了个半死,却也只能忍下,打贝勒府回家。

  李煦心中有些拿不定主意,瞧着八阿哥这般架势,并不如平日所说的那般器重李家。就算他真登上大位,李家又能如何,左右还是包衣奴才罢了。

  原本他还在心中劝慰自己,李鼎差事被顶之事应不是八阿哥所为,说不定是阿灵阿他们因贪图银钱私下为之。

  如今,见了八阿哥避而不见的态度,李煦心里敞亮。虽然他自己个儿自视颇高,但是在那位受到百官拥戴的“贤阿哥”眼中,怕是没有将李家当盘菜。

  是京城权贵心腹的利益重要,还是顾及李家的脸面重要,答案显而易见。

  李鼐肃手站着,见父亲打外头回来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