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五章 财匮 (上)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长子留在那边,数年不令其归。

  拉藏汗派往青海地方驻扎的次子,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得不到叔叔伯伯的承认。

  虽说拉藏汗早年也曾在青海居住,青海确是有其世居领地,但是因为他们祖孙几代人的统治区域是西藏,所以在青海诸台吉心中,始终将他们排除在青海之外。

  拉藏汗在拉萨呆不安稳,又丢了老巢,实在法子,只得上书朝廷,想要寻求庇护同扶持。

  西北边陲才太平十多年,康熙可不希望因拉藏汗的贪婪,引起什么战争。虽然对准葛尔台吉策妄阿喇布坦的狂妄,康熙也很恼火,但是却没有干预的意思。

  他只是下了旨意,提到拉藏汗“年近六十,自当为其身计”,命驻扎青海之子返回拉萨,省得拉藏汗身边无人,“岂不孤危”。同时,又好生褒奖了拉藏汗,称其真心“不但朕知之,即各处人皆知之”。

  十六阿哥滔滔不绝地讲完,却是有些说得口渴了,拿起茶盏一饮而尽。

  曹颙在旁听着,神色却有些怪异。

  那是蒙古人同蒙古人的争斗,蒙古各部打架没什么,要是都亲如一家,那睡不着觉的怕就是康熙了。

  甚至在对蒙古各部的安抚时,清廷有目的地重新划定草场,打压其中权势的,扶持权势弱小的,使得蒙古内部小矛盾不断。

  只是那“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怎么让人觉得那么别扭。

  这转世么,就是藏传佛家的一个说法,认为人死了,会通过轮回,重新降临到这世上。

  但是,仓央嘉措死了么?那如今在蒙古阿拉善传教的是哪个?

  不管布达拉宫里坐床的第二位六世达赖伊西嘉措是不是真正的灵童,这“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的身份,也未必就有西藏那边认定的那么真金白银。

  只是不管最后拉藏汗同西藏政教当权者的争斗谁胜谁负,仓央嘉措也不可能再“起死复生”,人们需要的不是个经过大起大落的壮年喇嘛,而是需要个幼龄稚子,打小“看顾着”。

  十六阿哥放下茶盏,有些好奇,问道:“对了,你怎么想起问这个?你又不是武职,也不在兵部,关心西北局势做什么?”

  曹颙指了指书案上没有递的请假折子,道:“前日想要请见递折子,刚好碰到理藩院的大人过去陛见,就问上这几句。瞧这意思,西北真要乱?”

  十六阿哥道:“谁晓得呢?西北的蒙古人最是凶悍,如今算下来,已经消停了十多年,保不齐什么时候他们闹腾。虽说户部这些年一直在追缴亏空,但是国库空靡,要是真动起来,也是难为。”

  说完,他自己都笑了,摇摇头,道:“瞧瞧,被你引的,我这也忧国忧民了,何至于此?上头有皇阿玛同诸位哥哥顶着,我还做我的轻省阿哥就是。”

  因听到曹颙惦记请假,他便对曹颙道: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