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六章 惊诧(下)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他只是传个消息,同他并没有干系?

  半晌不见曹顒答话,十四阿哥转头往来,见他神色,才恍然大悟,笑着说道:“你且放心,谁还会坑你不成?牧场那边之前的烂账爷已经使人算清楚,不会累到你身上。”

  既是他殷勤,曹顒面上只能受了,拱手道:“既是如此,就谢过十四爷了。只是下官能力有限,太仆寺不过两处牧场,还闹得这样。八旗牧场,怕是更加难以胜任。毕竟关系到军中大事,要是因下官之故供给不足,那岂不是罪过?”

  十四阿哥摆了摆手,横着眼睛道:“过谦既诈,过谦既诈啊!要是你那么不堪,那保举你的爷是什么?有眼无珠,信口雌黄,欺君之罪?”

  果然是他,曹顒的心不由地往下落。

  虽说十四阿哥刻意亲近,但是曹顒对他实在热乎不起来。这番“保举”,却是有“捆绑”的嫌疑。

  要是被四阿哥误会自己是十四阿哥的人,曹顒只觉得后背发寒。

  进京多年,对于这场惨烈的夺嫡之争,曹顒也都瞧在心上。无聊的时候,他心里也琢磨过,其他阿哥继承王位的情况。

  三阿哥上台,那就是文人士子掌权,朝野中怕是一片颂歌之声。

  文人出发点是好的,想要青史留名,做个贤臣。但是文人的缺点就是眼高于顶,说的多,做的少。对于已经糜烂不堪的官场,他们又有几个能坚持住文人的傲骨,不随波逐流的?

  八阿哥上台,代表的是满汉权贵。

  正是因这些人的贪婪,才使得贪污成风,官场上乌烟瘴气。八阿哥要靠这些人做皇帝,怎么会自伤根基,到时候只怕是越发纵容大家捞银子。

  十四阿哥上台,武官在朝廷的分量就会加重。

  这样又能如何?毕竟治理国家,不是打仗,提高武官的地位,只会埋下隐患。

  肯干活的,不会被臣子左右的,只有四阿哥了。

  这点曹顒能想到,身为帝王的康熙也该能想到。其他的人,则是身在大局中,思量的不同的。看来,要想个法子不让四阿哥误会才好……

  曹顒回了太仆寺衙门不久,便有内侍来传了其降职处分的旨意,其中提到下月初一开始兵部当差之事。

  除了曹顒之外,其他三位也不能幸免,王景曾与伊都立降两级留用,唐执玉罚俸一年。

  伊都立与唐执玉倒是没什么,毕竟同曹顒比起来,他们的处置还算清的。王景曾的脸色,可是难看得紧。

  他的同年中,要不是外放的地方大员,要不是京里的堂官。这太仆寺卿本就是品级不高,这降两级,就是从四品了。

  唐执玉在心里叹世道艰难的同时,也是带着几分纳罕。这些日子,曹顒埋首案牍,莫不是早就得了信?

  又想起曹顒请他们几个联名的那个折子,唐执玉心中生出几分钦佩。

  外头说起他这位上司时,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