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六十四章 九子粽(四)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妃心里揣测的没错,康熙确实是听说李氏进宫,才装作个太后请安,来与其来场“偶遇”的。

  待真见了李氏那刻,康熙反而无话可说。想着曹颙数日前昏厥在四知书屋外,他的心里终于生出几分愧意。

  李氏低着头,哪里会想到皇上心里会想这么多。

  身为外命妇,在太后与后妃面前,她还敢应答两句;见了皇上,除了跪下请安,便只有低眉顺眼呆着的份。

  太后见康熙来了,话里话外同他提的也是科尔沁。除了怀念故乡外,也是心里有些酸涩。李氏这边,丝毫不晓得自己的身世,不晓得她的身上也流着科尔沁的血脉。

  太后这几年身子不见好,她已经跟康熙念叨了好几回,看如何补偿补偿李氏。

  既不失朝廷的脸面,也不委屈了李氏,使得太后到了地下,也能跟太皇太后她们交代。

  一时半会儿,哪好那么如意。

  身为包衣出身的臣子,曹寅在没有立军功的情况下,升到伯已经是天大的体面;曹顒年纪轻轻的,就在显位,也不好随意加恩。

  太后活了一辈子,除了先皇在位时忍气吞声,当了太后之后,向来随心。

  见康熙这边迟迟没动静,她便用自己的方式来厚待李氏,那就是得了机会便赏赐,各色宝石首饰、古董花瓶、名贵衣料,五花八门,都是好东西。

  今日也是如此,太后已经叫人预备了好几套头面首饰。

  等康熙起驾出去,太后就使人将个一尺来高的首饰匣子抱来,推倒李氏身边,笑眯眯地说:“这些哀家搁着也是搁着,你拿去给媳妇与孙媳妇吧。”

  她用蒙语说完,就有老嬷嬷翻成汉话,讲给李氏。

  宫里的赏赐,这几年李氏拿得有些手软。每次再三推脱,太后这边还是非给不可。

  饶是如此,李氏也不敢生贪婪之心,忙起身辞谢。

  太后却不许她不收,又叽里咕噜地说了一串。

  那身边侍立的嬷嬷听完,笑着对李氏道:“曹夫人,太后叫您收着呢。说您不拿着,也会使人送到贵府的。是太后的一点心意,太后她老人家喜欢您的针线活呢。说了,要是您觉得这些首饰贵重,日后就多往宫里请几次安,多做两套针线活,太后她老人家就欢喜了。”

  话说到这个地步,李氏只好谢恩收下。

  这时,外头传来脚步声,就听有内侍进来禀告,道是宜妃娘娘到了。

  太后点头叫传,宜妃才笑着走进来,用蒙语道:“太后,膳食臣妾已经预备妥当,您看何时传膳?”

  太后笑着看了李氏一眼,吩咐宜妃传膳……

  曹家别院,东院,上房。

  曹颙夫妻两个已经得了消息,晓得李氏被太后留在宫里,要晚饭后才回;曹寅那边,也使人回来报信,因他忙着祈雨之事,不回来用饭了,叫人送食盒过去。

  初瑜瞧着炕桌上摆着的米饭与黑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