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零八章 真假外甥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弱冠,也是不止十四、五啊?”另一人疑惑道。

  “不过是少年稳重罢了,若不是平郡王世子,哪里会对曹大人这般亲近?”先头那人说道:“都说外甥肖舅,这话果然不假,瞧着眉眼,还有什么可说的……”

  他这头信誓旦旦,曹颙同弘明路过,听了个正着。

  弘明有些笑不出,手中抓着折扇,摇也不是,不摇也不是,看着曹颙,寻思他如何为大家介绍自己的身份。

  曹颙却是只做没听见、没看见,仍面色如常,引着弘明往上席去。

  弘明虽尴尬,也不好拦下曹颙,告诉他自己被当成福彭,需要他向人解释一下,只好跟着曹颙往里走。

  总算有内务府属官,认识弘明的,见他路过,起身施礼,口中称的是“二阿哥”。

  这样一来,旁人听见了,少不得又说两句,什么“不是世子,是郡王府的二阿哥”,还有“二阿哥是庶出,不是郡王福晋所出”,云云。

  一时之间,连为何弘明看着年岁大,都有了说辞。

  “都说平郡王与福晋琴瑟相合,看来是不愿让庶长子给福晋添堵……”不少人这样猜测,毕竟民间百姓,庶长子不论年岁,写在嫡子排行下的,也常见。

  他们却是忘了,宗室同百姓人家不一样。子嗣大事,都有内务府记载,宗人府刻录玉碟,年长就是年长,年幼就是年幼,哪里会为了嫡庶就长幼不分的。

  弘明的神情越发僵硬,曹颙却差点要忍不住笑出声。

  没想到,这会儿功夫,他就得了个便宜“外甥”。

  真是无知者无畏,要是这些人晓得,他们窃窃私语议论的,不是郡王府的“庶出阿哥”,而是风头正劲的皇孙弘明,还有几个敢交头接耳。

  屏风里,十六阿哥同伊都立正说得热闹。从蒙古王公身上,他已经得了商机,寻思是不是叫内务府加大生产,将烟嘴儿销到俄罗斯去。

  内务府每年从俄罗斯买大量的皮货与宝石,卖给他们茶叶与丝绸、瓷器等,要是能用烟嘴儿与卷烟从俄罗斯多换些物件也好。

  听到俄罗斯,伊都立的眼睛直冒光。

  只要涉及对外邦的贸易,这其中的油水就不是一星半点儿。伊都立虽不缺银钱,但是也不是圣人,见了肥差焉能不欢喜?

  要知道,真正的“肥差”,是不用主动出手贪墨的。在那个位置,吃着各处孝敬,就能混个顶饱,还能有体面。

  曹颙在内务府当总管时,推行了招投标,将对外贸易这块都给“承包”出去。如今,他虽不在内务府了,但是有十六阿哥坐镇,这“招投标”还在进行。

  因此,对外邦贸易这块,多数都在下边的皇商手中把持。

  “十六爷,既然这卷烟与烟嘴儿都是内务府‘内造’,这生意还是内务府出面料理好,省得肥了那些商贾,白瞎十六爷这么好的点子。”伊都立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