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三十九章 人才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佑与恒生两个也露出好奇之色。

  弘昼得意洋洋,伸出小手,将那铜球转了一半定住,指了指其中巴掌大的一块,道:“这是地球仪,这块儿就是咱们大清国。这是欧罗巴那边的人造的,上面这圈圈点点的是洋文。”

  “这个我见过,父亲书房就有洋文书。”恒生点点头道。

  弘昼笑笑没说什么,弘历却是想着曹颙是十六叔的伴读,这洋文八成是宫里学的。

  几个小孩子凑到一起,少不得研究一下为何大清在一个球上,欧罗巴到底有多远什么的,倒是聊得津津有味。

  天佑想着家中有人从广州回京,少不得趴在地球仪前,找一找哪里是广州。

  四福晋留饭,不愿拘了他们,直接使人送到弘历院子。

  半日厮混的下来,几个孩子倒是熟了不少。

  弘历与天佑还好,一个端着身份,一个守着礼数,彼此瞧着可亲,也没有外露;弘昼是话涝,对憨头憨恼的恒生很有好感。因为不管他说什么,恒生都老实听了,还接上一句半句,使得他心中熨帖。

  曹颙在前院留饭,可没有天佑与恒生的自在。

  吃饭时,自然是遵行礼数,闭口不言。

  雍亲王府对外简朴,这器皿也不过是官瓷,食材也不是稀罕之物。绿汪汪的油菜,金黄的蒜苗,粉嫩的水萝卜,再加上两道火锅。

  看着还是偏素一些,但是在寒冬腊月,这些东西可也算稀罕之物。也就是王公府邸,权贵之家,自己有暖棚,或者从内务府淘换些。

  四阿哥看来极重养生,一口饭菜要咀嚼多下,方才咽下;饭量上,也不过是一碗米饭,不肯贪食。

  曹颙跟着撂下筷子,不再多用。

  下人撤了桌子,送上茶水。

  四阿哥端着茶盏,沉思许久,目光幽暗,道:“西北战事,你怎么看?”

  曹颙已经瞧出,这位冷面王性子别扭。他明着问西北战事,实际上想问的是曹颙对十四阿哥怎么看吧。

  十四阿哥回京这些日子,风头一时无二,逢迎的大有人在。加上弘明娶亲,是康熙亲自指婚,亲自过问迎娶适宜,更是令人浮想翩翩。

  要知道,皇孙之中,只有皇长孙弘皙有过这个待遇。

  就算早先尊奉儒家正统,看好弘皙的那些人,也有不少做墙头草。

  “还是那句老话,‘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若不是王爷在户部百般筹划,这数十万大军也不会坚持到今日。西北太平,指日可待,非战之功,全赖皇上恩德。”曹颙斟酌着,说道。

  不过几句话,不仅送了四阿哥一定高帽子,还将十四阿哥的所谓“功绩”抹得一干二净。

  四阿哥的心里,立时就熨帖许多,冰山脸也有渐消融的意思。

  西北大军号称三十万,实际上有十八万。就这十八万,这三、四年的功夫,每年都要上千万两银子的抛费,朝廷早已不堪重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