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四十四章 点睛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家奴才,半点是非不沾。

  见曹颙不说话,李煦忍不住开口问道:“外甥在京,眼观六部、耳听八方,不比老朽消息闭塞,可有指点舅舅之处?”

  他最关注的,自是储君之事。

  眼下扑朔迷离,他也不敢再笃定是十四阿哥继位。皇上对四阿哥愈加看重,让诚亲王世子与皇长孙弘皙在吏部当差,为十四阿哥嫡子大张旗鼓迎娶正妻。

  一个“大将军王”似乎圈定了十四阿哥,又似乎若隐若现有其他安排。

  加上这两年,孙儿李诚反复在李煦面前提过的,曹家同四阿哥府的关系,都让李煦惊疑不定。

  曹家确实同四阿哥走得近些,但是又不像是站队。

  李煦到底是心有不服,无法相信曹颙的眼光会高过自己。

  曹颙自是听出他话外之音,只是不想说什么。祸从口出这个道理,曹颙入了官场后,就牢记在心。

  关系储位传承之事,在十六阿哥面前,曹颙都不肯说一句准话,如何会在李煦面前多嘴。

  “亏空少一些,总比多一些好。舅舅既想到这些,用家财填补,日后也能少些责罚。”曹颙想着四阿哥性子,是最容不得贪官的,就这般说了一句。

  李家的亏空,固然有为接驾花费的,还有不少是用在李家自己人身上。

  花费万两给戏子置办行头,这不就明晃晃地顶着“贪墨”的帽子么?

  康熙顾念情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四阿哥可是眼中揉不进沙子。

  等到抄家时,若是李家家徒四壁,说不定四阿哥就高高抬起、低低放下;若是抄出些金银财宝,那李家的罪名就要加一等。

  李煦“唰”地一声,站起身来,盯着曹颙,沉声道:“在你眼中,我李家必败?”

  曹颙抬起头,看着他道:“别说三十年,经营同一地方十年上的外官中,全身而退的有几人?”

  李煦听了,渐渐平静下来,叹了口气,道:“老朽真糊涂,竟是置李家于死局。”

  曹颙想起母亲这几日病怏怏的,心里也不好受。

  按照世人的说法,他为保全自己,疏远母族,到底违背了孝道。

  他在母亲面前,允诺李家败落后会施以援手不假,可是李家要是真在风口浪尖上,曹颙绝不会做殃及己身之人。

  说到底,是他从开始就没有将李家当成真正的亲戚。

  李煦似乎信了,又不甘心,想了想,又道:“这次进京,我带了两万两银子,原本是算孝敬……后觉得京城行事叵测,才没有节外生枝。李家败在我手中,是我一人之罪。若是殃及子孙,我即便死了,也无颜见李家列祖。厚颜求外甥一次,还盼外甥施以援手。这两万两银子,可否请外甥代为保管?”

  “何必费事,即便这两万两银子现下能留下来,真道了清点苏州织造府账册时,这银子也当收缴的,隐匿不出,曹家就要跟着承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