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六十七章 南苑(二)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不是大喇嘛说这是他弟子,单看面相说是大喇嘛的徒孙或者曾徒孙,也有人信的。

  为何会觉得此人面善,莫非自己也同佛家有缘?

  甭管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有没有神通,指定有长寿方子,要不然也不会年将九旬还这么结实,奔波数千里,进京朝拜。看起来,比七旬老翁来硬朗几分。

  就是他这个大弟子,既是首座弟子,年岁不能轻了,但是看着二十许人。

  三阿哥顾不得嫉恨四阿哥,摸着自己的胡子,倒是有几分心动。

  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淡淡地看了三阿哥一眼,见他满脸遮不住的欲望,微微地的皱了皱眉……

  就在三阿哥与四阿哥奉旨到黄寺这一日,圣驾也从畅春园回到宫中。

  次日,太和殿大朝会。

  从太和门到太和殿,乌泱泱都是人。甬道;两侧,都是肃穆威严的将士。太和殿广场两侧,摆放着全副的帝王的仪仗。

  低沉礼乐声起,随同大喇嘛来朝喀尔喀王公贝勒,就是在这隆重庄严的气氛中,觐见了的康熙。

  他们昨日才到京城,还没有见识到京城的繁华,就先领教了宫廷的无上庄严。

  顺着那长长的甬道,迈进这巍峨的太和殿时,他们都带了几分虔诚。

  蒙古人,是崇尚“强者为尊”的民族。

  他们都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是黄金家族的后裔。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没有经历过战争,听着老祖宗的独霸草原的故事长大。对于顺服与满洲人,他们并没有那么心甘情愿。

  这几年,策妄阿拉布坦带着准格尔人在西北同朝廷对峙。他们派出一批一批的说客,想要劝说喀尔喀诸部与准格尔结盟,恢复蒙古人的荣光。

  喀尔喀蒙古,并不像内蒙古那样同朝廷亲近。因地理位置的缘故,这些年虽纳入大清外藩,但是他们的统治更自在些。

  这些自在,就助长了年轻王公们的野心。

  喀尔喀各部人心浮躁,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怕生出变故,才强硬地带了这些年轻的王公南下进京朝见。

  就是告诫这些年轻人,不要“坐井观天”。

  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想要保住喀尔喀蒙古的太平日子,并不觉得顺服朝廷有何不对。不过是个名儿,每年供上九白贡,也废不了几个银钱。

  等觐见完毕,从太和门退下去,跟着理藩院官员回到理藩院安排的别在中,这些被大朝会气派镇住的年轻人才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曹颙穿着二品顶戴,站在队列之中,在朝见的蒙古王公中找到了格埒克延丕勒的身影。

  原以为他去年朝见后,就要三、五年见不着。毕竟外蒙古不像内蒙古那样,王公每年都要觐见,他们多是轮班。

  没想到,这还不到一年的功夫,他再次来到京城。

  今年的恒生,已过一年锻炼,同去年截然不同。

  左住、左成兄弟两个念念不忘生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