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只为汉室子民 (求收藏,求推荐票)_汉末弘农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钟鼓齐鸣中,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各按序列徐徐入殿,朝拜叩首、三呼万岁之后,汉献帝刘协招呼免礼,然后各起身列于金殿两侧。

  接下来首先是几名几个臣子在那里说些无关痛痒的事情,当然也不能说是无关痛痒,大多是一些民生事情,然后就是各方势力开始扯皮。

  “臣,有本奏。”

  朝中诸位大臣正扯皮的时候,及其洪亮之声在大殿中回荡,众人立即噤若寒蝉,就连刘协也是正襟危坐,收起脸上不耐烦之色。

  “相国所奏何事?”

  刘协目光深处流露出的畏惧之色,令在场多数大臣升起鄙夷之心,高高在上的天子,竟对一名臣子升起畏惧之心,可悲可叹。

  董卓慢慢悠悠的说道:“陛下,臣以为袁绍少年英才,当为渤海郡守。何颙、郑泰、旬爽皆为栋梁,陛下何不下旨征召为国家效力?”

  “相国所言甚是,准奏!”刘协毫不犹豫的答应,然后又小心翼翼的问道:“相国还有事吗?”

  董卓道:“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韩融、陈纪、王匡、鲍信声望海内,臣以为可一一授于太守要职。”

  “准奏!”刘协想了想又道:“此事可全权委托相国,授何官职相国可斟酌而定!”

  “臣遵旨。”

  。。。。。。

  雒阳荀府,书房内。

  颍川荀氏是大汉主要士族之一,当时有“汝颍多奇士”之说,而荀氏则是颍川众多士族的代表之一。荀氏见于史籍记载者达一百多人,且在朝廷做文职高官的多,主要是一个士大夫官僚世家。

  荀氏一族势力庞大,更是人才众多,诸如明史荀淑以博古通今、品节高行著称,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都尊崇他为师。而其子八人,人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而荀爽荀慈明就是荀淑第六子,其人好学问而不好官,何进曾三次征召,他皆以病重为借口推辞,埋头做学问。

  此时伍琼、周毖二人联袂而至,向荀爽贺喜。

  荀爽抬头淡淡的看了伍琼、周毖一眼,而后又低下头,平淡的说道:“吾之所愿不过是观尽天下群书尔,两位的好意,爽心领了~”

  伍琼拱手小刀:“慈明,相国特拜慈明为尚书令,还望慈明务要推却......”

  “相国?”荀爽眸中掠过鄙夷之色,淡然道:“高祖建国设相国之位,文终侯首功而居相国,后平阴侯继任,自平阴侯后不设相国,分为左、右丞相。后吕逆外臣而担任相国一职,如今董卓亦是外臣而担任相国....”

  “荀慈明~汝真以为我等不顾廉耻屈膝....”伍琼向前倾了倾身子,声音渐渐低下去,伍琼、周毖在荀爽书房中,一直待到深夜,才悄然离开,至于三人说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只是荀爽第二天便去董卓府中报道。

  。。。。。。

  淡淡的星空下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