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5章 梦之安魂曲 ——物质成瘾(2)_重口味心理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在解释这个问题的一开始,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名词——“口腔性格”。前面我们提到了弗洛伊德的“口唇期”,在这里,“口腔性格”就可理解为“口唇期”的性格。拥有这种性格的人,所有快乐满足的方式都是依靠口腔来进行的(比如吮吸手指及母亲的乳房),同时,他们所有发泄也是通过口腔来进行的(除此之外,好像也别无他法)。拥有口腔性格的成人多数会贪吃、酗酒、酗烟等等。

  王菲的《人间》里有一句歌词:“可生命,总免不了最初的一阵痛……”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生命中最初的失望和挫折,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降生到这个世上,不得不经历生命中种种的第一次痛:不得不断奶,不得不放弃对父母的依赖,不得不独自面对残酷社会中的一切,从而不得不从理想的生活中进入到现实的生活中。

  在这方面,酗酒者童年最初经历的痛苦在质上与其他人并无区别,但在量上却大相径庭。可以说,酗酒者身上的痛苦已经大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以至于确实影响了他们的人格发展,从而在某些方面使他们整个生命始终停留于我们上面提到的“口腔性格”阶段——用嘴来获得一切,用嘴来毁灭一切。

  这样来看,就不难理解饮酒事实上是种典型的幼儿报复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第一点,它是用嘴来进行的!其次,它对饮酒赋予了如同吸食母亲乳汁一般的意义,然而这种意义是虚幻的,是过高的。最后,它实际的攻击性是间接的,而成人的报复行为则更具有直接性。举个例子,一个成熟的人因为某些正当的理由而生父亲的气,就会把问题摆在桌面上,设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以酗酒的方式去使他的父亲痛苦伤心。

  再回到上面,酗酒者身上让他们无法忍受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呢?在这里可以用两个字简单概括:矛盾!就比如,对于酗酒者而言,不管他们有多么气愤和憎恨,都绝不敢冒险放弃他们紧紧依赖和所爱的对象(如父母);他们同时既希望毁灭其所爱的对象,又害怕失去这些对象;他们一边渴望得到爱,一边又害怕得到爱。

  我们再进一步探究酗酒者这种矛盾情感的来源,便会发现,在他们这种爱与恨相互冲突相互混淆的态度中,真正的始作俑者是他们一度经历的巨大的失望。而造成这种巨大的失望情感出现的罪魁祸首,正是酗酒者们父母畸形的养育方式:酗酒者的父母往往以有意或者无意的方式,极大地增加了孩子不可避免的失望。他们往往许诺或者在孩子心中勾勒出很多美好的期待与未来,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准备这么多来给予,或者现实不可能有这么多来给予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